[發明專利]一種九阡李樹嫁接培育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02593.1 | 申請日: | 2009-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3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德民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1/06;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58100貴州省三都水族自***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李樹 嫁接 培育 方法 | ||
1.一種九阡李樹嫁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本砧苗圃的建立,每年12月份,將培育的一年生的直徑0.3-0.5cm苦李砧木苗排栽在整理好的育苗地內,育苗地按150cm開廂、廂面100cm、溝寬50cm、廂面高25cm、株距5cm、行距30cm,一廂栽五行;
(2)采穗圃建立,以九阡李成年樹的生長枝為接穗培育采穗母本樹,母本樹栽培密度不易過大,按照山地株行距3m×4m,每667m2定植55株;平地株行距3.5m×4.5m,每667m2定植40-42株,按4∶1比例配置三華李或蜜思李作授粉樹,每667m2配10-12株;
(3)嫁接,來年的2月10日至2月20日選擇直徑略小于砧木苗的、健壯、芽孢滿、節間短的1-2年生的九阡李樹果枝為接穗,嫁接時用修枝剪剪去離地面5cm以上的苦李砧木,選擇嫁接面比較光滑、無損傷作為切面,用嫁接刀延著砧木邊緣從上向下削長2cm切口,選擇備用好九阡李接穗,順著接穗光滑的一面,削出2cm削面,露出形成層,把接穗放入砧木切口內,讓接穗面與砧木削面一邊對齊,最后用專用嫁接膜進行包扎,并封蓋接穗頂部即可,用專用嫁接膜進行包扎;
(4)肥水管理,嫁接苗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配施適量磷、鉀肥,以促進新梢生長,盡快擴展樹冠;2年生樹,施肥中氮、磷、鉀配比為0.5∶0.5∶1,有利于花芽分化,促進幼樹開花結果;第三年后,氮、磷、鉀施入比例為1∶0.5∶1;
(5)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在盛花期,噴GA(赤霉素)30mg/L+0.3%硼酸溶液,可顯著提高著果率,保花保果;在定植后的第三年,于6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噴一次15%多效唑300倍液,抑制新梢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有利于來年開花結果;
(6)整形修剪,樹形可采用三主枝開心形,定植后,在主干50-60cm高處定干,從剪口下生長出的新梢中選留3-4個生長健壯、著生方位好的新梢作主枝,其余旺枝疏去或拉平,對長勢中等的枝條進行摘心以增加枝葉量,保證主枝的正常生長;第一年冬季,在主枝50cm處留外芽剪斷,以開張的角度,疏除競爭枝,其余枝條作適當疏剪;第二年春,在剪口下長出的新梢中,選方位適宜的健壯枝條培養主枝延長枝,并在主枝外側選留一根分枝角度好、長勢旺的枝條培養成第一側枝的生長勢;冬季,對主枝延長枝保留50cm進行短截,其余枝條按空間的大小適當疏剪;第三年,按上述方法繼續培養主枝延長枝及第二側枝,各主枝上的側枝要分布均勻,避免相互交叉重疊,并在側枝上培養小樹枝和結果枝組,第四年即可形成樹形和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九阡李樹嫁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和步驟(2)中的定植穴長寬各1m、深0.7m,每穴施入雜草25kg、圈肥20kg、鈣鎂磷肥2kg及石灰粉1kg,將肥料與表土混合后填入穴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九阡李樹嫁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的嫁接時間在海拔700-800m處為2月10日到2月20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德民,未經張德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025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