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檢測人體唾液酒精濃度的生物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8860.2 | 申請日: | 2009-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6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郭希山;劉孔絢;陳珠麗;王東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98 | 分類號: | G01N33/98;G01N27/413;G01N27/48;G01N27/49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連壽金 |
| 地址: | 310029浙江省杭州市下城***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檢測 人體 唾液 酒精 濃度 生物 傳感器 | ||
1.一種用于檢測人體唾液酒精濃度的生物傳感器,包括PVC基底(1),作為工作電極的第一叉指碳電極(2),作為對電極的第二叉指碳電極(3),叉指碳電極引線(4),絕緣保護層(5),反應區域(6),其特征在于:作為工作電極的第一叉指碳電極(2)和作為對電極的第二叉指碳電極(3)以及叉指碳電極引線(4)采用絲網印刷技術將導電碳漿印刷在PVC基底(1)上,之后將PVC基底(1)置于100~150℃的烘箱內熱固化30~45min;采用絲網印刷技術將絕緣膠印制在叉指碳電極引線(4)上,置于100~150℃的烘箱內熱固化30~45min,形成絕緣保護層(5);將上述PVC基底(1)置于室溫下老化2~3天,在第一叉指碳電極(2)和第二叉指碳電極(3)上采用羧甲基纖維素CMC修飾一層親水膜,先后滴加作為電子傳遞劑的鐵氰化鉀溶液5ul,乙醇脫氫酶以及輔酶溶液5ul,納米金顆粒溶液1ul,鐵氰化鉀溶液中鐵氰化鉀的質量濃度為8~40g/L,乙醇脫氫酶以及輔酶溶液中含有乙醇脫氫酶為4~5個活性單位,納米金顆粒溶液中納米金顆粒的質量濃度為20~60g/L,在室溫下干燥制成反應區域(6),以上溶液均采用磷酸鹽溶液作為緩沖液,pH為7.0~8.0,磷酸鹽溶液采用磷酸鉀溶液或磷酸鈉溶液中的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納米金顆粒直徑為15~3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886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