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壓水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岔管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97324.0 | 申請日: | 2009-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5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生;褚衛紅;江亞麗;侯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B9/06 | 分類號: | E02B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作用 鋼筋混凝土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高壓水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岔管結構,具有連接主管(6)和支管(7)的岔管部分,該岔管部分為橫置8字形的鋼筋混凝土襯砌(4),其特征在于:在鋼筋混凝土襯砌(4)及外部的圍巖中設置不等深的固結灌漿孔(2),所述固結灌漿孔(2)一端位于混凝土襯砌的內壁,另一端伸入到圍巖內,固結灌漿孔(2)所形成的灌漿固結圈外緣(3)呈完整的圓形;鋼筋混凝土襯砌(4)及外部的圍巖中還設置錨固鋼筋(1),同樣地,錨固鋼筋(1)一端位于混凝土襯砌的內壁,另一端伸入到圍巖內;鋼筋混凝土襯砌(4)上開有減壓排水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水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岔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鋼筋(1)按照100×100cm間距布置,錨固鋼筋(1)的直徑D為25-32mm,入巖3-4m,混凝土中的長度不小于25D。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壓水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岔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排水孔(5)按照120×120cm間距設置,排水孔直徑35-45mm,貫穿鋼筋混凝土襯砌(4)并深入到圍巖中20cm。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水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岔管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岔管開挖完成后,首先進行錨固鋼筋(1)的施工,按照100×100cm間距布置錨固鋼筋(1),鋼筋直徑D=25-32mm,入巖3-4m;
2)隨后進行鋼筋混凝土襯砌(4)的施工,將圍巖表面封閉,襯砌施工時錨固鋼筋(1)埋入混凝土中的長度不小于25D;
3)當鋼筋混凝土襯砌(4)的強度達到其設計強度的80%以后,開始鉆設固結灌漿孔(2)并進行固結灌漿,灌漿孔按照不等深設置,使灌漿固結圈外緣(3)形成完整圓形;
固結灌漿壓力根據岔管承受的內水壓力確定,一般取為最大靜內水壓力值的1.2-1.3倍;
4)在固結灌漿全部結束后,再在鋼筋混凝土襯砌(4)上按照120×120cm間距鉆設減壓排水孔(5),排水孔直徑35-45mm,打穿鋼筋混凝土襯砌(4)并深入到圍巖中2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732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粒鉆進技術
- 下一篇:玄武巖纖維復合筋及玄武巖纖維復合拉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