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設備的電源模塊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6510.2 | 申請日: | 2009-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5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波;孫越明;趙夢戀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M3/04 | 分類號: | H02M3/04;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設備 電源模塊 | ||
1.一種便攜式設備的電源模塊,包括升壓型開關變換器及其帶有低壓啟動模塊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壓啟動模塊包括:
由多個CMOS反相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相串聯組成的環形振蕩器;
用于接收環形振蕩器信號并驅動升壓型開關變換器的升壓驅動電路;
用于動態升高或降低環形振蕩器和升壓驅動電路中的MOS晶體管襯底電壓的動態襯底偏置電路,所述的CMOS反相器以及升壓驅動電路均接入該動態襯底偏置電路;
所述的動態襯底偏置電路由若干個結構相同的偏置電路單元構成,每個CMOS反相器匹配至少一個偏置電路單元;
所述的偏置電路單元由第一PMOS晶體管和第一NMOS晶體管組成;第一PMOS晶體管的柵極和漏極共同通過第一電容連接CMOS反相器的輸入端,源極和襯底端連接電源;第一NMOS晶體管的柵極和漏極共同通過第二電容連接CMOS反相器的輸入端,源極和襯底端接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CMOS反相器由第二PMOS晶體管和第二NMOS晶體管組成;第二PMOS晶體管和第二NMOS晶體管的柵極共同連接構成CMOS反相器的輸入端,漏極共同連接構成CMOS反相器的輸出端;第二PMOS晶體管的源極連接電源,襯底端連接第一PMOS晶體管的漏極;第二NMOS晶體管的源極接地,襯底端連接第一NMOS晶體管的漏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壓驅動電路由第三PMOS晶體管、第四PMOS晶體管、第三NMOS晶體管和第三電容組成;
第三PMOS晶體管的源極連接電源,柵極連接環形振蕩器中第一CMOS反相器的輸入端,漏極連接第四PMOS晶體管的源極且該漏極通過第三電容連接第一CMOS反相器的輸入端,襯底端連接第一CMOS反相器對應的偏置電路單元的第一PMOS晶體管的漏極;
第四PMOS晶體管的漏極連接第三NMOS晶體管的漏極并構成輸出端,柵極連接第一CMOS反相器的輸出端,襯底端連接與環形振蕩器中第二CMOS反相器所對應的偏置電路單元的第一PMOS晶體管的漏極;
第三NMOS晶體管的源極接地,柵極連接第四PMOS晶體管的柵極,襯底端連接所述第二CMOS反相器對應的偏置電路單元的第一NMOS晶體管的漏極;
所述的第一CMOS反相器為環形振蕩器中任意一個CMOS反相器,所述的第二CMOS反相器為與第一CMOS反相器輸出端連接的CMOS反相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CMOS反相器的輸出端通過延時電容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651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