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打孔裝訂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5848.6 | 申請日: | 2009-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0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阮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阮永華 |
| 主分類號: | B42B5/08 | 分類號: | B42B5/08;B42B5/02;B26F1/16;B26D7/18;B26D5/10;B26D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 兵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孔 裝訂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打孔裝訂機。
(二)背景技術
財務以及檔案管理等許多場合需要對文件進行裝訂,現有的打孔裝訂機一般包括打孔機構和熱鉚機構,打孔機構的主要結構是:包括底座、安裝于底座上的機架、與機架鉸接的操作手把,所述的操作手把與鉸軸固接,所述的鉸軸上帶有齒輪,機架內套有可上下滑動的導柱,所述的導柱上具有與所述齒輪配合的齒口,所述的導柱內穿設有連接驅動電機的鉆刀,所述的鉆刀下方有壓紙機構;熱鉚機構的作用是將鉆好孔的紙件通過塑料管熱鉚連接。
通常,鉆刀為空心結構,內部有軸向的排屑通道,被鉆刀打出的紙屑沿排屑通道逐漸上移,中國專利200620074350.3提出了一種可視直排屑式打孔裝訂機,在打孔電機端蓋上裝有積屑盒,打孔電機端蓋的下部側壁開有紙屑出口,紙屑上升至積屑盒中然后從紙屑出口排出。該裝置需要對電機外殼機構改裝,并且紙屑往上運動進入積屑盒后,由于只是往上運動,會在積屑盒內逐漸沉積以致發生堵塞,不能順利地從紙屑出口排出。一旦堵塞后,紙屑無法從鉆刀空腔內向上排出,使得鉆刀下壓收到很大的阻力,容易發生斷刀現象。如若人工去定期清理積屑盒,又很麻煩,影響使用效率。
(三)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打孔裝訂機存在的紙屑不易排出、容易堵塞以致斷刀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紙屑排出順暢、不易堵塞以致斷刀、使用方便的打孔裝訂機。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打孔裝訂機,包括打孔機構,所述的打孔機構包括底座、安裝于底座上的機架、與機架鉸接的操作手把,所述的操作手把通過中間機構連接可上下滑移的導柱,所述的導柱內穿設有連接驅動電機的鉆刀總成,所述鉆刀總成內有軸向的排屑通道,所述導柱下端連接有壓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刀總成上于排屑通道的上端設有將紙屑由軸向引向徑向的導向機構,所述的導柱上有與所述導向機構的出口對應的開口。
進一步,所述的導向機構為沿導柱外壁光順地向下連通所述排屑通道的上端口的導槽。
優選的,所述導槽的下端口與所述的排屑通道的上端口相切。
進一步,所述導柱上的開口的下方連接有向下傾斜的出紙斗。
優選的,所述導桿與所述的壓紙板通過球鉸連接,所述的壓紙板上有與所述球鉸對應的球座。
更進一步,所述的鉆刀總成包括與驅動電機連接的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固定連接鉆刀,所述鉆刀內有軸向的排屑通道,所述的導槽設置在所述排屑通道與所述轉軸的過渡處,所述過渡處為直徑大于所述轉軸的柱體。
作為優選,所述的中間機構包括與操作手把固接的鉸軸,所述的鉸軸上帶有齒輪,所述的導柱上有與所述齒輪配合的齒口。
優選的,所述的壓紙機構包括壓紙板,所述的壓紙板具有向上延伸的導桿,所述導柱套接有套管,所述的套管與所述的壓紙板之間連接有彈簧。
進一步,所述的打孔裝訂機還包括熱鉚機構。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為:通過在鉆刀內的排屑通道的上端設置將紙屑由軸向引向徑向的導向機構,所述的導向機構為沿導柱外壁光順地向下連通所述排屑通道的上端口的導槽,這樣,從排屑通道內擠出的紙屑在鉆刀總成旋轉的過程中,被導槽內壁引導而出,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從導柱的開口飛出,沿出紙斗落下。這樣,在鉆刀旋轉下壓的過程中,打孔的紙屑順暢地從排屑通道的上端口沿導槽通到導柱上的開口排出,不會發生堵塞以致斷刀的現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紙屑排出順暢、不易堵塞以致斷刀;(2)不用手工排屑,使用連貫方便。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打孔機構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打孔機構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鉆刀的主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參照圖1-4:打孔裝訂機,包括打孔機構,所述的打孔機構包括底座1、安裝于底座1上的機架2、與機架2鉸接的操作手把3,所述的操作手把3通過中間機構連接可上下滑移的導柱4,所述的導柱4內穿設有連接驅動電機的鉆刀總成,所述鉆刀總成內有軸向的排屑通道,所述導柱下端連接有壓紙機構,所述鉆刀總成上于排屑通道的上端設有將紙屑由軸向引向徑向的導向機構,所述的導柱4上有與所述導向機構的出口對應的開口7。
所述的導向機構為沿導柱4外壁光順地向下連通所述排屑通道的上端口的導槽6。
所述導槽6的下端口與所述的排屑通道的上端口相切。
所述導柱上的開口的下方連接有向下傾斜的出紙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阮永華,未經阮永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58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