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馬凡綜合癥的試劑盒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5564.7 | 申請日: | 2009-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1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孫朝暉;金沖飛;姚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0009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綜合癥 試劑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產前診斷馬凡綜合癥的方法,特別是一種利用多重聚合酶鏈 式反應(PCR)和單堿基延伸反應的馬凡綜合癥的產前診斷方法,還涉及一種用于 本發明診斷方法的試劑盒。
背景技術
馬凡綜合癥(Marfan?syndrome;MFS)是最常見的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之一, 主要累及骨骼、眼部和心血管系統。其臨床特征為:軀體異常,如體格細高,四 肢及指(趾)細長,被稱為蜘蛛樣指(趾);眼部晶狀體脫位;關節松弛;心臟大 血管病變,如主動脈根及升主動脈瘤樣擴張以及急性或慢性主動脈內膜破裂,形 成夾層動脈瘤。另外,還有硬腦脊膜擴張、高腭弓、漏斗胸或雞胸以及肺和神經 系統畸形等一系列綜合征象。但是,這一綜合癥的臨床表現也可以是不完全顯性 的,如缺少心臟大血管的典型表現者,常被稱為隱性馬凡綜合癥。
馬凡綜合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人群發病率大約為1/10000, 按此比例推算,中國有馬凡綜合癥病例13萬之多。馬凡綜合癥多有家族史,約 15%~25%為散發病例,在種族和性別上,發病沒有明顯差異。馬凡綜合癥患者 的父母中有75%可診斷出患有該病,馬凡綜合癥患者子女的發生率約為50%。當 父母均不是患者的情況下,如果第一個子女是馬凡綜合癥患者,那么他們再生育 一小孩時,由于存在種群鑲嵌現象,該小孩的發病率會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據 報道,有1/3的馬凡綜合癥患者死于32歲以前,2/3死于50歲左右,其平均 年齡僅40歲;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絕大多數是心血管病變造成的。最常見的癥狀 是主動脈瘤破裂、心包壓塞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二尖瓣脫垂而致的心力衰竭或 心肌缺血。
為了能在孕早期或孕中期對異常兒做出診斷,及時治療或處理。目前,可以 進行產前診斷的疾病類型主要有染色體病(300多種),X連鎖遺傳病(70余種), 先天性代謝缺陷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病的發生率約8‰)和先天畸形。其中, 染色體異常的遺傳病,比如唐氏綜合癥,特納綜合癥等,一般表現為染色體片段 的重復和缺失,以及染色體的非整倍性(如多一條額外的染色體,如唐氏綜合癥 者多一條額外的21號染色體,故亦稱為21三體綜合癥)。通過多種方法對染色體 染色,可以檢測出以上染色體缺陷。目前這些方法已經應用于臨床,通過檢測胎 兒是否帶有異常染色體來進行優生,為患染色體遺傳病的家系帶去了福音,也大 大減輕了社會的經濟負擔。然而,對于馬凡綜合癥,其基因缺陷是在堿基水平的, 表現為堿基的點突變,無義突變,剪接位點突變,終止密碼子的突變等,用染色 體的方法是無法達到檢測目的的。而常規的產前B超檢查也難以發現胎兒的異常, 這給優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一個患兒的出生不僅給家庭,還給社會帶來了沉重 的負擔。因此,尋找一種檢測馬凡綜合癥的試劑盒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外目前 也還未見切實有效制備該試劑盒的方法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便、 設備簡單、結果準確度高的檢測馬凡綜合癥的試劑盒;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一種 利用多重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和單堿基延伸反應制備該試劑盒的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檢測馬凡綜合癥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特異性引物、多重PCR反 應擴增液、潔凈液、單堿基延伸反應液,所述的特異性引物包括每條含18-25個 堿基的六對或六對以上多重PCR擴增引物和與檢測位點相匹配的含40-45個堿基 的突變檢測引物,其中突變檢測引物由5’端的地址序列和3’端的突變檢測區組 成。
所述的多重PCR引物序列如下:
1、TTTTTGTTTTAGACCCAATGTCT,
GACAATACACTGATTTCCGCC;
2、AAATAACTACAGATCAACTCCTGTGAG,
TTTCTGGCATAGACACTGATCG;
3、TGGCTGTCTCAATGGAGG,
ATTTTAAAAACCATTACCTCTTTCAC;
4、TTGATTTTAGACATTGATGAGTGTT,
CGCATTACACACGCAATGAAA;
5、TAATAAGTGCCTTTCTCTGCCA,
GGGAAGCATTCACATCTGTAG;
6、AAGATTCTGCCTGATGCTTT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未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55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