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氫氧化鎳-二氧化鈦基光致儲能方法及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5412.7 | 申請日: | 2009-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65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明;練慧勤;邵海波;王慧娟;張鑒清;曹楚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G9/20 | 分類號: | H01G9/20;H01G9/042;H01M14/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氫氧化 氧化 鈦基光致儲能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氫氧化鎳-二氧化鈦基光致儲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ITO基底的導電面上,應用溶膠-凝膠法制備TiO2多孔膜,溶膠-凝膠中TiO2的含量為0.1-100g/L;
(2)采用電沉積法,以0.1-10mA/cm2的電流密度在TiO2多孔膜上沉積10-1000秒,得到Ni(OH)2膜,從而獲得Ni(OH)2-TiO2雙膜工作電極;
(3)將Ni(OH)2-TiO2雙膜工作電極置于堿性溶液中,將雙膜工作電極與Pt對電極短接的情況下,通過紫外光輻射,TiO2產生電子-空穴對,電子通過外電路與空穴分離,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空穴可以將Ni(II)氧化為Ni(III),從而實現氧化能的儲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氫氧化鎳-二氧化鈦基光致儲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性溶液為NaOH-NaF溶液或KOH-KF溶液,pH值為10~14。
3.一種實施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氫氧化鎳-二氧化鈦基光致儲能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盛有堿性溶液的容器中,放置有在ITO基底的導電面上依次制備有TiO2多孔膜,再在TiO2多孔膜上沉積Ni(OH)2膜的雙膜工作電極,在雙膜工作電極的一側放置有Pt對電極構成,雙膜工作電極和Pt對電極用導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541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