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仿野生條件人工栽培天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5108.2 | 申請日: | 200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5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蔡傳濤;劉貴周;蔡志全;文平;李友德;楊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協立專利事務所 53108 | 代理人: | 謝嘉 |
| 地址: | 650223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野生 條件 人工 栽培 天麻 病蟲害 綜合防治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天麻人工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模仿天麻野生環境進行天麻人工栽培時實施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天麻(Gastrodia?elata?B1.)隸屬于蘭科蘭亞科天麻屬天麻亞屬的一種具有菌根的寄生性藥用植物,其本身無根無葉,主要依賴分解浸入其體內的蜜環菌絲來維持生長的多年生共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吉林、遼寧、河北、陜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朝鮮,西伯利亞地區,日本,印度,錫金也有分布。天麻中主要含有天麻素(gastrodin)、派立辛(parishin)、天麻醚甙(赤箭堿gastrodioside)、天麻甙元、琥珀酸、L-焦谷氨酸、檸檬酸、檸檬酸單甲酯、檸檬酸雙甲酯、維生素A類物質、蔗糖、棕櫚酸等物質,是名貴常用中藥,入藥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歷代草本都列為上品,主治風濕腰腿痛、口眼歪斜、四肢痙攣、肢體麻木、眩暈頭痛、小兒驚厥、冠心病等癥,是我國制藥工業的重要原料。天麻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藥物,可以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由于其用途廣、需要量大、無副作用,深受患者的歡迎,過去一直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藥用,自然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自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我國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省相繼開展了天麻的野生變家種的研究工作,到目前在全國大部分省區都有人工栽培天麻研究。從野生天麻的野生馴化、無性繁殖、有性繁殖、離體培養到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都有過報道。在國外,1911年日本學者Kusano.S.最早論述天麻與密環菌的共生關系,并對天麻的無性繁殖生長過程進行了觀察和論述。由于天麻生產不爭農田、爭肥、爭勞力,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經濟效益顯著,特別適合在山區推廣發展。雖然仿野生條件下種植天麻的品質高于其它人工栽培技術得到的天麻,但是它的產量低而且不穩定,同時它的病蟲害也難以控制。因此,如何在仿野生條件人工栽培天麻時,提高天麻的產量和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就成為現有技術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仿野生條件人工栽培天麻時應用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提高人工栽培天麻的產量和質量、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除非另有說明,本發明所采用的百分數均為重量百分數。
一種仿野生條件人工栽培天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菌材培養
①菌枝培養:截取直徑1~2cm、長5~8cm的樹枝備用;挖出培養菌枝的小坑,在坑底先鋪一層落葉,然后將樹枝緊靠著擺放在樹葉上,在樹枝上均勻地撒一層人工培養的三級菌種,再擺一層樹枝,然后覆蓋砂土,沙土厚度以剛好蓋嚴樹枝及空隙為準;以同樣的操作程序再擺放6~8層,最后在頂上蓋一層厚6~8cm的砂土,其上再覆蓋一層枝葉以便保溫保濕,培養40~60天,備用;
用于菌枝培養的樹種以殼斗科為最好。
培養菌枝的小坑寬為50cm,深30cm。
②菌材培養:在6月份采集直徑3~6cm,長90cm的當地闊葉樹枝條作為樹棒,在樹棒上按6~10cm間隔砍出深為0.9~1.1cm的魚鱗口,備用;在坡度20°~30°的坡地上挖培養坑,坑深45~55cm,將坑底土壤挖松整成15°~20°的坡度,鋪一層落葉,在樹葉上擺放一層樹棒,用清水澆濕樹棒和樹葉,在棒與棒之間加入備用的菌枝4~5支,再用砂土覆蓋、并填實棒間空隙;之后再鋪上一層落葉,放入第二層樹棒,用清水澆濕,同樣在棒間加入菌枝,用砂土覆蓋、并填實空隙;以同樣的方法培養4~5層,最上層蓋砂土8~10cm至略高于地面,最后覆蓋一層枝葉以保溫保濕、防止雨水沖刷;
所述的落葉、樹枝和樹棒,在使用之前的10天用濃度為600~800mg·L-1的多菌靈或濃度為400~600mg·L-1甲基托布津溶液進行噴霧,以消除雜菌對培養材料的影響。
2、選地與整地:在11月底選擇坡度為20°~30°的林地,在林下按塘距1~1.5m挖塘,塘深20~25cm,塘底坡度為15°~20°;
所述的塘長為1m,寬0.5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未經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51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