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葉種茶籽油的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95023.4 | 申請日: | 200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5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軍;陳擁軍;余蘭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軍;陳擁軍;余蘭平 |
| 主分類號: | C11B1/04 | 分類號: | C11B1/04;C11B1/06;C11B3/04;C11B3/10;C11B3/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馬汝蘭 |
| 地址: | 650214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葉種茶籽油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植物油的制備工藝,尤其涉及一種以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大葉種茶的茶籽為原料壓榨并精煉的食用植物油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食用油是人們生活必需的消費品,是提供人體熱能和必需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們對食用油的質量和數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有: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葵花油、芝麻油、玉米油、棕櫚油、椰子油、橄欖油和油茶油,其中后四種為木本植物油。茶葉籽油是從茶樹的種仁中榨取的一種食用油脂,茶葉籽油營養豐富,品質優良,是優于棕櫚油、椰子油的高檔木本植物油。大葉種茶籽油是眾多茶葉籽油中的一種。我國早就有從茶葉籽中提取茶葉籽油食用的歷史,但因為加工技術比較落后,制備出來的茶葉籽油在色澤、口感等諸多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因而使得茶葉籽油沒有得到大力推廣。尤其針對大葉種茶籽則更是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取利用。
我國是茶葉生產大國,目前,大部分茶葉籽被作為廢棄物焚燒或者丟棄,尤其在云南,隨著普洱茶被更多人的認識和接受,普洱茶在國內國際上都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普洱茶正是以大葉種茶為原料經過特殊加工工藝制作而成,普洱茶的生產量巨大,因而大量的大葉種茶葉籽被作為廢棄物焚燒或者丟棄,非常可惜。大葉種茶屬山茶科山茶屬,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大葉種茶籽油的物理、化學特性與油茶油和橄欖油極為相似,分子中不飽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亞油酸為主,其中油酸含量在40%-57%之間,現代科學已證實含有一個不飽和鍵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的耐熱性和抗氧化性比含有2個以上不飽和鍵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高,且有更優的生理活性,被認為是一類有利健康的脂肪酸。大葉種茶籽油中不含芥酸、山俞酸等難以消化吸收的組分,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大葉種茶籽油中也不含亞麻酸,因此不易氧化變質,油質穩定,具有耐貯存和耐高溫的良好性能,是加工粉末油脂、人造奶油、色拉油、起酥油的較好材料。經精制的大葉種茶籽油熱穩定性好,不易氧化變質,安全無毒、無副作用,可以像橄欖油、杏仁油和油茶籽油一樣用于高級化妝品和醫用油,故可用大葉種茶籽油制備護發品和護膚品。
傳統的茶葉籽油的生產工藝有的只是壓榨出毛油,也有的經過精煉,但都存在一些缺陷:1、不經過精煉的毛油含有茶皂素,味苦,有沉淀物,影響外觀與口感;2、有的茶葉籽壓榨前不經過烘干或者烘干程度不夠,原料中的水分含量過高,儲存過程中容易發生霉變、酸敗等現象,導致茶葉籽中的油脂變質,酸價過高,同時,原料中的水分含量過高,還會導致茶皂素和其他影響口感的物質溶進毛油中;3、有的壓榨過程不經過蒸炒、軋胚等工藝,而且溫度過低,蛋白質等沒有經過變性處理,壓榨過程中一起進入毛油,而且油脂也不能完全壓榨出來,產油率低;4、剝殼后將殼仁完全分離,蒸炒時傳熱不均勻,不易蒸熟、蒸透,壓榨時容易成糊狀,易阻塞油路,出油率低,設備處理量小,且加重機器磨損,加工成本高;5、在脫除游離脂肪酸方面,不管毛油酸價高低均采用加堿的化學方法,化學精煉確實能夠有效地脫出低酸價毛油中的脂肪酸,但是對于高酸價毛油,需要加入的堿量過大,堿水與油乳化,分離十分困難;6、在水洗的工序中,使用純化水,茶皂素去除不徹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食用植物油的制備工藝,尤其是一種對現有茶葉籽油的制備工藝改進后,用于以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大葉種茶的茶籽為原料壓榨并精煉的制備大葉種茶籽油的工藝。用該工藝制備大葉種茶籽油,出油率高,油質優良,色澤清亮透明,無苦味,香味純正,口感好,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大葉種茶籽油的營養價值。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大葉種茶籽油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大葉種茶籽油的壓榨:
a、大葉種茶籽去除雜質至雜質含量<0.5%;
b、大葉種茶籽烘干至水分<5%;
c、大葉種茶籽剝殼,殼仁分離;
d、軟化軋胚,在30~80℃的溫度下軟化10~40分鐘,調整水分至5~15%,然后軋胚至厚度小于1mm,得大葉種茶籽胚;
e、蒸炒,將大葉種茶籽胚蒸20~50分鐘,提高溫度至80~125℃,炒10~40分鐘,至含水量小于5%,得大葉種茶籽蒸炒胚;
f、壓榨,得大葉種茶籽毛油;
(2)大葉種茶籽油的精煉:
a、毛油脫膠:毛油加熱到40~80℃后加入油量0.1~1%的濃度為85%的磷酸,保持40~90℃水浴溫度攪拌10~4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軍;陳擁軍;余蘭平,未經陳軍;陳擁軍;余蘭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50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