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暗褐網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95007.5 | 申請日: | 2009-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9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紀開萍;曹旸;何明霞;王文兵;張春霞;劉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1/00;A01G1/00;A01G1/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66100***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暗褐網柄 牛肝菌 人工 栽培 方法 | ||
1.暗褐網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1)暗褐網柄牛肝菌固體菌種培養:用以下培養基培養暗褐網柄牛肝菌固體菌種,固體菌種的制備由下述原料及方法配制而成:
1)原料組成:
橡膠木鋸木屑或其他雜木屑????10.0~30.0kg
谷粒或小麥??????????????????2.0~10.0kg
蔗糖????????????????????????50.0~200.g
MgSO4???????????????????????10.0~30.0g
KH2PO4??????????????????????10.0~30.0g
2)配制方法:將谷粒或小麥稱量后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10~12h,然后濾除多余水份待用;橡膠木鋸木屑或雜木屑料預濕,然后加入浸泡濾水后的谷粒或小麥,將蔗糖、MgSO4、KH2PO4用適量的水溶解后噴灑入鋸木屑料堆中,調料堆含水量60%,最后將各種原料均勻拌勻混合,培養基pH?4.0~6.0,即得固體培養基;將配制好的固體培養基分裝于聚丙烯菌種袋中,124℃滅菌60分鐘,待冷卻后備用;
3)接種培養:將預先培養好的暗褐網柄牛肝菌液體菌種接種于步驟2)中的滅菌的袋裝培養基質中,接種后將培養袋置于28~30℃的培養室中暗光培養40天~60天,菌絲體長滿培養袋,即得固體菌種;
(2)接種鳳凰木、菠蘿蜜幼樹及柚子樹的根系培養子實體生長:
1)接種:鳳凰木或菠蘿蜜幼樹樹齡達一年以上,柚子樹樹齡達一年以上,在雨季田間、圃地的土壤潮濕時或旱季節對田間、圃地土壤澆透水后,挖開菠蘿蜜、鳳凰木及柚子樹的根圈部土壤,露出根系的側根;然后將預先培養好的固體菌種掰成團塊狀,接種在根系的側根上,每株樹接菌種量50g-500g,接種時菌種盡量與植物的根系緊密接觸,接種完后在接種部位覆土恢復原狀;
2)培養出菇:保持接種樹的根部土壤潮濕,接種后4個月至10個月菠蘿蜜、鳳凰木及柚子樹樹根部周圍土壤中即生長暗褐網柄牛肝菌子實體并發育成熟。
2.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褐網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鳳凰木樹幼苗培育及移栽方法為:
1)播種催芽:挑選無病蟲害、飽滿、顆粒均勻的鳳凰木種子在溫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播種于沙床中催芽,保持沙床濕潤培養種子萌發;
2)幼苗培育:種子萌發、真葉展開,當苗高5cm長出第一輪側根時將幼苗移栽入盛有營養土基質的育苗袋中,自然光照,保持育苗袋中土壤基質濕潤培養幼苗生長;
3)幼苗移栽:雨季時將幼苗移栽入田間,栽苗時脫去塑料薄膜袋,盡量使幼苗根部的土壤少脫落,將苗及營養土一同放入栽培坑中,覆土并澆足定根水,培養幼苗生長。
3.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褐網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菠蘿蜜樹幼苗培育及移栽方法為:
1)幼苗培育:挑選無病蟲害、飽滿、顆粒均勻的菠蘿蜜種子播種于袋裝的營養土中,保持土濕潤培養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
2)幼苗移栽:雨季來臨時將幼苗移栽入田間,栽苗時脫去塑料薄膜袋,盡量使幼苗根部的土壤少脫落,將苗及營養土一同放入栽培坑中,覆土并澆足定根水,培養幼苗生長。
4.權利要求1所述的暗褐網柄牛肝菌半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柚子樹嫁接苗培育及移栽方法為:
1)播種催芽:挑選無病蟲害、飽滿、顆粒均勻的柚子樹種子在溫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播種于沙床中催芽,保持沙床濕潤培養種子萌發;
2)砧木苗培育:種子萌發、真葉展開,當苗高5cm長出第一輪側根時將幼苗移栽入盛有營養土基質的育苗袋中,自然光照,保持育苗袋中土壤基質濕潤培養砧木苗生長;
3)幼苗嫁接:砧木苗苗齡一年時,選取柚子品種冬試早的芽片嫁接于砧木苗上,芽點萌發后切除砧木樹稍,使芽點萌發旺盛生長;
4)幼苗移栽:雨季時將幼苗移栽入田間,栽苗時脫去塑料薄膜袋,盡量使幼苗根部的土壤少脫落,將苗及營養土一同放入栽培坑中,覆土并澆足定根水,培養幼苗生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未經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500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