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生物沃土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94643.6 | 申請日: | 2009-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8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林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林松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F17/00;C05F3/00;C05F1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66500 云南省普洱***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沃土 | ||
所屬技術領域
該發(fā)明涉及一項從根本上解決土壤肥力和農化污染的生物技術,尤其能提高農作物品質,抵抗不良環(huán)境和病蟲為害,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人民生活健康,阻止土壤肥力不斷下降,促進農業(yè)循環(huán)可持續(xù)發(fā)展。
背景技術
目前大量的科學研究及推廣應用忽視了化肥、農藥對土壤微生物的危害,化肥、農藥、土壤微生物的全面協(xié)調統(tǒng)籌應用存在問題,沒有一種很好的方法將其有機的統(tǒng)一和結合。導致科學研究和運用推廣指向的片面,過分地突出了化學肥料對土壤肥力的作用,使化肥的用量不斷劇增,地力遞減加大,農業(yè)負擔增加,農業(yè)污染日益嚴重,農產品品質下降,農作物抗不良環(huán)境能力減弱,病蟲害加劇。其實,注重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及其它對土壤肥力的作用,培育和保護好土壤微生物才是土壤肥力研究應用工作的根本點、出發(fā)點和培肥地力最有效的措施。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能夠生長植物的基礎,沒有了土壤微生物,植物就不能生長,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需要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來轉化和獲得,土壤微生物越多,土壤越肥沃,轉化礦質養(yǎng)分的能力就強,需要補充的營養(yǎng)元素就可以減少。土壤微生物越多,植物生長越好,品質也好,抗病蟲害能力和抗逆性越強?;试谕寥乐械闹苯邮┯檬雇寥牢⑸镆蚧时旧硭鶐?、堿、鹽及其產生的有毒有害和刺激性物質的浸害而不同程度地受到傷害和致死。這是造成土壤結構不良和肥力遞減的根本原因,植物單純吸收化肥元素后植物組織脆嫩,抗逆性差,易致病蟲危害。土壤有效微生物種群不足之后,有害微生物就會大量產生,土壤就會感病,作物就會受害,接著就是使用農藥,有益有害微生物一網打盡,以后就只能完全依賴農藥,農藥又造成污染,污染水源,水生物受害,引灌作物,土壤微生物又受損害。這樣就形成一邊是土壤微生物不斷減少,一邊是化肥農藥污染不斷增加的惡性循環(huán)。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研究和運用推廣的片面性和單純應用化肥帶來的不足,該發(fā)明提出了一種以培育土壤微生物為根本目的應用生物技術有機無機相統(tǒng)一培肥地力的生物沃土法并研究了一套解決現(xiàn)有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該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1、間接使用化肥(與家畜糞肥、作物秸稈、綠肥、人畜糞尿、沼液科學混堆轉化緩釋提高后作基肥);2、避免土壤使用化學農藥(土壤接種培育增繁抗生菌、內囊霉菌替代);3、增加土壤有機質(有機質是微生物存在的基質);4、接種生物菌劑(固氮菌、磷細菌、鉀細菌、抗生菌、增產菌、內囊霉菌);5、有機質生物轉化增效(有機質接種生物菌劑培養(yǎng),使微生物活菌種群達到一定數(shù)量);6、間套種豆科作物(增加土壤固氮菌);7、覆蓋地膜(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動的溫濕條件);8、調節(jié)土壤水分(創(chuàng)造適宜土壤微生物活動的水分環(huán)境);9、改造農村積肥條件和技術(建造標準規(guī)范人畜糞池,堆肥場所,培訓農民技術),總之,就是培育和保護好土壤微生物。
此技術的最大效益是:培肥土壤地力和解決農業(yè)污染一舉兩得,此技術農民完全可以掌握,若能被推廣應用,農民將大大減少對化肥的施用和依賴,減輕農業(yè)生產負擔,更為重要的是利于生態(tài)和諧,農業(yè)可持續(xù)循環(huán)發(fā)展。
具體實施方式
家畜肥、綠肥、作物桔桿、人糞尿、沼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根據(jù)土壤需肥情況添加化肥及微量元素拌勻后渥堆,加蓋草席,雨天蓋膜,應用翻堆、調水、補料的方法調節(jié)好溫度、水分、空氣、PH值、C/N比。第一次翻堆,中心堆溫可超過60℃,兼以滅菌,以后超過40℃即行翻堆。在第一次翻堆的同時加入糞草秸稈生物解化菌,秸稈達到半腐化狀態(tài)時,加入固氮菌、磷細菌、鉀細菌、抗生菌、增產菌、內囊霉菌,復合培養(yǎng),調控好溫濕度,使微生物有效活菌種群達到一定數(shù)量后作基肥移植于土中,解化完全后可施入水田,也可作追肥灌根。再間套種豆科作物增加土壤固氮菌,覆蓋地膜,滿足土壤微生物活動的溫濕條件,注意調節(jié)土壤水分,不過干過濕,或干或濕,保證土壤微生物活動適宜的水分環(huán)境,同時,避免直接對土壤使用化肥農藥損害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就會不斷增多,土壤肥力就會逐年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林松,未經羅林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46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