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上水石生態水景墻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93574.7 | 申請日: | 2009-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51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俞孔堅;宋本明;孔詳斌;李宏麗;孟亞凡;孟繁鑫;梁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4F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上水 生態 水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上水石石材建造的水景墻,具體是指一 種上水石生態水景墻。
背景技術
水對提升居住品質作用非淺,適當的水景構造,能起到豐富 空間環境和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增強居住的舒適感。同時,水還 是生態環境中最有靈性、最活躍的因素,將水、綠色植物等有機 融合,會讓人有回歸自然的感覺。如專利02249860.5“一種景觀 式中央空調冷卻系統”就將假山、噴泉或水幕墻作為換熱裝置的 組成部分。
但家居水景營造中,噴泉、假山等水景,所占空間較大,而 且濺水可能造成家具損壞,在水質發生問題時也造成一定的干擾。 水幕墻則被廣泛運用于水景營造中。按材質分類,目前的水幕墻 主要是玻璃水幕墻和山石水幕墻,它們各自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玻璃水幕墻的優點是剔透,加上燈光后,晚上更是流光溢彩、絢 麗繽紛。但由于玻璃材質本身和地區水質的影響,特別是一旦水 質偏硬,玻璃水幕墻就容易產生水垢。即使采用了循環過濾系統, 也只能維持短則一個星期,長則幾個月時間,因此維護成本較高。
相比之下,山石水幕墻取材廣闊,從大理石、卵石、礫石皆 可采用,后期維護成本較低。但目前的山石水幕墻也存在一些缺 點:一旦水流停止,單純的石幕墻的形式顯得過于單調;目前所 采用的石材也易給人較生硬、難以接近的感覺。
此外,目前水幕墻制作中,防水仍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也增添了不必要的成本。
上水石在水景營造上是一種特別優秀的材料。上水石又稱吸 水石,具有眾多優點。首先,石體中分布了眾多大大小小的天然 洞穴,有的互相穿連通氣,小的洞穴如氣孔,因此其吸水性極。 若將其底端入水,可快速吸至頂端。在上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 泥土可植花草。而且吸水后的上水石可以散發濕氣,有濕潤環境 的作用。此外,上水石易于造型,由于暄而脆,可隨意鑿槽、鉆 洞、雕刻出心中理想的形象。而且上水石分布廣泛,十分經濟。
目前上水石主要運用于盆景假山中。但這種形式所占空間較 大,對于居住空間較小的家庭,難以采用。此外,散發濕氣、自 然降溫的效率取決于上水石的外露面積,而假山與空氣的接觸面 積有限,因此效率不夠高。
綜上所述,目前的水景營造方式中,未能充分發揮上水石的 優點。盆景、假山方式占體積過大,且效率不高;而上水石也尚 未在水幕墻中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利用上水石制作生態水景墻, 可運用于家庭等空間中,能充分發揮上水石的特點,營造綠色、 生態、自然的水景墻景觀,而且采用框架式整體結構,從而解決 了防水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上水石生態水景墻,由鋼板構成主要框架,內側與墻體 通過連接固定,外側掛接以大理石膠粘合的上水石墻,上水石墻 外側上端布置溢水槽,由循環水泵通過輸水管將水送至溢水槽, 向上水石墻噴淋水體,墻下端設置與鋼板一體化的水池,水池外 側為木質擋水臺,水池底部布置循環水泵,泄水管,進水管。
鋼板、水池構成整體,可直接放置于地板上。
鋼板通過膨脹螺栓與墻體固定,焊接布置托架接預制干掛件。
水池中的水經循環水泵,通過DN?20輸水管到達上部溢水槽, 當水量超過水槽深度后,從溢水口溢出,向上水石墻噴淋水體。
上水石可切割為多種不同的形式,切割厚度為10-20厘米。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的優點包括:充分發揮上水石優良 的吸水性,幕墻所占空間小,與空氣接觸面大,能維持墻體潮濕, 發揮其散發濕氣、自然降溫的作用;由于上水石材質較輕,對地 面增加的負荷較輕,不需要對地板進行額外的加固處理;本發明 為一個整體結構,所以地面不需做額外的防水處理;可利用上水 石間空隙,以及在石體上鑿孔,種植綠色植物,上水石上也易于 形成青苔,很快就能形成生態型綠色水景。而且此種上水石水景 墻不必保證持續的水流,墻體不需清潔,降低了維護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剖面圖;
圖2為本發明溢水槽做法詳圖;
圖3為本發明的連接詳圖;
圖4為本發明上水石拼接形式一;
圖5為本發明上水石拼接形式二。
圖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未經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357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同向防滑楔形墊
- 下一篇:一種提高廢紙漿中膠黏物去除效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