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站間協作的上、下行傳輸方法和基站間協作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92116.1 | 申請日: | 2009-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984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沫;閆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0 | 分類號: | H04W28/00;H04W88/08;H04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崢;王麗琴 |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站 協作 下行 傳輸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具體涉及基站間協作的上、下行傳輸方法,以及基站間協作的系統。
背景技術
在先進長期演進系統(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目前采用正交頻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Frequency?Divided?Multiple?access,OFDMA)技術,OFDMA技術利用頻率之間的正交性作為區分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UE)的方式,通過將不同UE的信息承載在相互正交的不同載波上,可以有效降低頻率選擇性衰落帶來的不利影響。圖1中示出了當前LTE-A系統中使用的蜂窩網絡的拓撲架構,如圖所示,每個基站覆蓋一個扇區(即小區),由于小區內不同UE所使用的頻率相互正交,因此,對于某個小區內的UE,其所有的干擾全部來自于其他小區,從而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位于小區中心區域UE的信號干擾噪聲比(SINR),并獲得更高的數據速率和更好的服務質量。而對于位于小區邊緣區域的UE,由于其距離相鄰小區較近,因而相鄰小區中占用與該UE同樣載波資源的其它UE對其干擾較大,加之該UE本身距離本小區基站較遠,其SINR相對較小,導致雖然整個小區的吞吐量較高,但位于小區邊緣區域的UE其服務質量較差且吞吐量較低。
分布式無線電系統作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提出后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分布式天線系統是一種新型網絡架構,在LTE-A中又稱為多點協作(Coordinated?Multiple?Point,CoMP)傳輸,在該架構下,采用單個基站內的多天線協作方式——即,射頻單元與基站的其他部分分離設置,分布式天線系統的天線站只包含射頻單元(Remote?Radio?Unit,RRU),多個RRU將數字中頻信號通過光纖傳輸給位于基站的集中式基帶處理單元(Base-band?Unit,BBU),此時,一個BBU連接多個RRU,通過同一個BBU的協調,使用與該BBU物理直連的多個RRU進行聯合發送/接收來實現性能增益,所述分布式天線系統的網絡架構如圖2所示,該網絡中包括3個基站(即3個BBU)——分別為BBU1、BBU2和BBU3,其中BBU1包含3個天線站(即3個RRU),分別稱為RRU1、RR2和RRU3,BBU2包含RRU4和RRU5,BBU3則包含RRU6和RRU7,設在實際環境中各RRU的相互位置關系如圖3所示:當UE位于所示的位置A處時,此時的協作RRU集合可以選擇RRU1、RRU2和RRU3,這時該UE能夠獲得較高的傳輸性能增益。這種站內協作的方式對位于小區中心位置的UE傳輸性能的提高具有明顯的效果,而且其不涉及跨站之間的數據面以及控制面的數據分享,實現比較簡單,但是其缺點也非常明顯:
例如,當該UE移動到如圖3所示的位置B處時,根據CoMP的原理容易得出,此時選擇RRU2、RRU3、RRU4和RRU5對該UE進行CoMP傳輸,應當具有較佳的傳輸性能增益。然而,由于現有的分布式無線電系統屬于靜態協作系統,只有屬于同一個BBU的各個RRU之間才能夠進行站內協作,從而此時對位于位置B處的該UE,如果通過BBU1所屬的RRU進行協作,則可以選擇RRU2和RRU3,而如果通過BBU2所屬的RRU進行協作,則可以選擇RRU4和RRU5,但都無法實現通過RRU2、RRU3、RRU4和RRU5來對該UE進行CoMP傳輸。
可見,對于位于基站間的UE而言,其最佳的協作RRU集合包括了相鄰多個站點的RRU,由于協作只能位于站內,使得這些位于小區邊緣的UE性能遠差于位于小區中心的UE,下面給出簡單的實例分析:如圖4示出的兩類配置場景,左側的配置圖是一個基站包括了3個扇區天線,右側的配置圖則是一個基站包括了21個扇區天線,這里假設UE在所述扇區覆蓋區域內均勻分布且各扇區天線覆蓋范圍一致。圖4中的左斜線區域表示基站邊緣區域,右斜線區域則表示基站的中心區域,通過分析計算可以得出:對于如圖4左側配置圖所示的3扇區的配置,有50%的區域需要基站間協作,而對于如圖4右側配置圖所示的21扇區的配置,約57%的區域需要基站間協作。從上述實例分析可以看出,僅僅使用單基站的站內協作遠不能滿足UE的性能需求,位于基站邊緣位置的UE性能將會大大低于位于基站中心區域的UE。因此,現有的站內協作方式無法實現跨基站的協作傳輸,無法根據UE的具體位置選擇其實際需要的協作RRU集合,從而限制了UE的通信傳輸性能,不利于提高其服務質量和吞吐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站間協作的上、下行傳輸方法和基站間協作的系統以及基站,能夠對UE實現跨基站的協作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921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