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波通信設備、適配器及通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9910.0 | 申請日: | 2009-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15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吳狄;王天祥;肖凌文;姜偉;陳澤峰;郭智力;黃雄斌;廖星;謝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0 | 分類號: | H04B7/00;H01Q1/24;H01P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 芳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波 通信 設備 適配器 系統 | ||
1.一種微波通信設備,包括天線和與所述天線連接的通信接口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模塊包括:
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用于與攜帶有第二波導孔的外部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匹配連接;
第一波導孔,位于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上,用于與所述第二波導孔對接,以在所述天線和所述第二波導孔之間傳輸微波通信信號;
第一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一波導孔之間,用于將所述第一波導孔與傳輸微波通信信號的外部饋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具有凸形結構,所述第一波導孔位于所述凸形結構上,所述第一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凸形結構和所述第一波導孔之間;或者
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具有凹形結構,所述第一波導孔位于所述凹形結構上,所述第一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凹形結構的內側壁和所述第一波導孔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連接區域設置有第一端面防水部件,所述第一端面防水部件圍繞所述第一波導孔設置;和/或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的側表面上設置有第一側面防水部件。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形結構的端面上或所述凹形結構的端面上設置有防水涂層,所述防水涂層圍繞所述第一波導孔設置。
5.一種微波通信設備,包括室外單元和與所述室外單元連接的通信接口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模塊包括:
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用于與攜帶有第一波導孔的外部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匹配連接;
第二波導孔,位于所述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上,用于與所述第一波導孔對接,以在所述室外單元和所述第一波導孔之間傳輸微波通信信號;
第二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二波導孔之間,用于將所述第二波導孔與傳輸微波通信信號的外部饋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具有凹形結構,所述第二波導孔位于所述凹形結構上,所述第二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凹形結構的內側壁和所述第二波導孔之間;或者
所述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具有凸形結構,所述第二波導孔位于所述凸形結構上,所述第二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凸形結構和所述第二波導孔之間。
7.一種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微波通信設備,為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微波通信設備;
第二微波通信設備,為權利要求5-6任意一項所述的微波通信設備;
所述第一微波通信設備與所述第二微波通信設備匹配連接。
8.一種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連接部件;
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用于與外部第一微波通信設備的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匹配連接;
第一連接區域,用于與外部第二微波通信設備的饋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區域和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分別位于所述連接部件兩個相對側面;
波導孔,穿設在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一連接區域之間,用于在所述第一微波通信設備和所述第二微波通信設備之間傳輸微波通信信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適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具有凸形結構,所述波導孔位于所述凸形結構的中部,所述第一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凸形結構的頂面且圍繞所述波導孔設置;或者
所述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具有凹形結構,所述第一連接區域位于所述凹形結構的內側壁和所述波導孔之間。
10.一種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適配器,為權利要求8-9任意一項所述的適配器;
第一微波通信設備,具有微波接口第二連接部,用于與所述適配器的微波接口第一連接部匹配連接;
第二微波通信設備,具有第二連接區域,用于通過饋線與所述適配器的第一連接區域連接;
所述第一微波通信設備和所述第二微波通信設備之間的微波通信信號,通過所述適配器的波導孔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991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山區復雜地形風場大渦模擬入口邊界條件輸入方法
- 下一篇:眾包標注整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