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9427.2 | 申請日: | 2009-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3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徐小琳;張根林;馬彬彬;呂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P7/18 | 分類號: | C12P7/18;C12R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張利萍 |
| 地址: | 100081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合成 丙二醇 方法 | ||
1、一種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將甘油管保存的克雷伯氏菌(張根林等,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07,37:256-260)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LB(Luria-Bertani)固體培養基上,30~37℃活化培養8~12小時;
2)在上步培養后得到的固體培養基表面挑取單個菌落,在無菌條件下接入到種子培養基中,30~40℃搖床培養8~12小時,得一級種子液;得到的一級種子在無菌條件下接入到種子培養基中,種子液接種量為培養基的5~10%,30~40℃搖床培養8~12小時,得到二級級種子液;種子培養基占培養容器體積的20~40%,搖床轉速150~220rpm;
3)將發酵培養基裝入發酵罐中,裝液量為發酵罐體積的50%~80%,發酵培養基110~121℃滅菌15min以上,攪拌冷卻至室溫后,在無菌條件下向發酵罐中接入第二步制得的二級種子液進行發酵,發酵18~36小時后得到目標產物;二級種子液占發酵培養基體積的5~15%,發酵溫度30~50℃,攪拌轉速150~300rpm,發酵過程中發酵液pH值由發酵罐的pH在線監測裝置檢測,在發酵開始后1~2小時后通過發酵罐補料裝置調節發酵液pH在7.0~9.0范圍內,補料溶液為摩爾比為2~5∶1的甘油與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混合溶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LB培養基為每升中含酵母浸膏粉5g,蛋白胨10g,NaCl?5g,瓊脂15g,以酸或堿調節pH?6.5~7.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種子培養基為每升中含甘油15~60g,酵母粉0.5~5g,(NH4)2SO4?3~10g,K2HPO4·3H2O?4~8g,KH2PO4?0.5~3.5g,MgSO4·7H2O?0.1~1g,CaCl2·H2O?0.01~0.1g,以酸或堿調節調節pH?7.0~9.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發酵培養基為每升中含甘油15~60g,酵母粉0.5~5g,(NH4)2SO43~10g,K2HPO4·3H2O?4~8g,KH2PO4?0.5~3.5g,MgSO4·7H2O?0.1~1g,CaCl2·H2O?0.01~0.1g,微量元素溶液0.1~5mL,鐵溶液0.5~5mL,以酸或堿調節調節pH?7.0~9.0;其中每升鐵溶液包括硫酸亞鐵5g和濃鹽酸4ml,每升微量元素溶液包括MnSO4·H2O?50~200mg,ZnCl2?50~100mg,Na2MoO4·2H2O?20~80mg,H3BO3?50~100mg,CoCl2·6H2O?10~300m,CuSO4·5H2O?20~80mg,NiCl2·6H2O?50~100mg,濃鹽酸0.5~2ml。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在每升發酵培養基中添加葡萄糖或蔗糖2~20g,可促進菌體生物量的快速積累,縮短菌體發酵生產過程中的延遲期,減少菌體生長對底物甘油的消耗。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在發酵開始后間歇式通入無菌空氣,通氣時每次間隔30~60min,每次通氣30~60min,通氣量1~5vvm,可提高轉化率和生產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942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