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浮動車數據的宏觀路網交通狀態評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8917.0 | 申請日: | 2009-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4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榮建;周翔;翁劍成;鄒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0 | 分類號: | G08G1/00;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張慧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浮動 數據 宏觀 路網 交通 狀態 評價 方法 | ||
1.基于浮動車數據的宏觀路網交通狀態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安裝有全球衛 星定位系統(GPS)設備的浮動車系統進行行程時間數據的采集,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 術進行數據處理,獲得測度各項交通狀態評價指標,然后利用宏觀路網交通狀態評價模塊 進行評價,其中宏觀路網交通狀態評價模塊包括:目標函數構造模塊(1)、指標向量構造 模塊(2)、理想區間向量構造模塊(3)、評價指標權重值確定模塊(4)、評價等級確定模 塊(5);利用前述所構建的評價模塊進行宏觀路網交通狀態評價,基于浮動車數據的宏觀 路網交通狀態評價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數據獲取,以交通網格為單位將城市路網劃分為若干個區域,應用安裝有全球衛 星定位系統(GPS)設備的浮動車系統采集行程時間數據,在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支 持下,運用宏觀交通流理論計算各評價指標;
2)構造評價目標函數,選用評價標準所控制的n個指標來綜合評價城市路網交通狀態, 由此構造模型的目標函數,即:
F(x)=[f1(x),f2(x),...fj(x),...,fn(x)]T??????????(1)
式中:F(x)為目標函數,fj(x)為第j個指標,j=1,2,...,n;
3)構造指標向量,即代表評價區域的各項評價指標值:
Fk=[f1,k,f2,k,...fj,k,...,fn,k]T????????????(2)
式中:Fk為評價區域指標向量,k表示第k個評價區域,k=1,2,...,u,u為評價區域個 數;
上述的評價指標為4個,分別是:最小平均行程時間Tm、路網運行阻尼系數η、網擁 堵指數C和主干道交通狀態參量S;其中,Tm和η為現有宏觀交通流理論參數;C和S的計 算方法如下:
式中,C網擁堵指數,S為主干道交通狀態參量,Tm為最小平均行程時間,Tij為第i個 車輛在第j個路段所用的行程時間,路段長度為Lj;Lengthi為第i條主干道道路長度;M為 區域路網被采樣到的路段數量,N為觀測周期該路段的浮動車數量;
4)構造理想區間向量,利用每一等級各評價指標閾值構成理想區間向量,確定宏觀 路網交通狀態評價等級劃分標準,即:
式中:為理想區間向量,i=1,2,...,m,m為等級個數,表示第i個等級第j個標 準指標所對應指標變化區間,aj,i,bj,i分別為第i個等級第j個標準指標所對應指標變化區間 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5)確定評價投影方向,在各標準等級理想區間內,利用均勻隨機數產生若干個樣本 值,并對各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利用投影尋蹤法確定其一維投影值z(i);然后,用實 數編碼加速遺傳算法推求最佳投影方向a*;用到的公式如下:
式中:z(i)為一維投影值,{x(i,j)|i=1,2,...,m;j=1,2,...n}為利用均勻隨機數產生 若干個樣本值,a=(a(1),a(2),...,a(n))為投影方向;
6)建立基于Logistic曲線的等級評價模型,確定評價區域的交通狀態評價等級;根據 最佳投影方向的估計值a*推求第i個樣本的投影值z*(i);按公式(5)求解等級計算值y*(i), 對y*(i)取整數,即得到該評價區域交通狀態宏觀評價的等級;根據z*(i)和樣本對應的標準 等級y(i)的散點圖建立基于Logistic曲線的等級評價模型;其中y*(i)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y*(i)為第i個評級區域的等級計算值;最高等級N為該曲線的上限值; z*(i)為第i個樣本的投影值;α、β為待定參數,其數值可由公式(6)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浮動車數據的宏觀路網交通狀態評價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基于Logistic曲線的等級評價模型將區域路網的運行狀態劃分為暢通、基本暢 通、輕微擁堵、擁堵、嚴重擁堵五個等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891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