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出煤油的多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8792.1 | 申請日: | 2009-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02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丁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偉暉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61/10 | 分類號: | C10G61/10;C07C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油 多產高 辛烷值 汽油 重整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催化重整系統及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采出煤油的多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及石油化學工業對芳烴需求的增長,特別是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日益嚴格要求,催化重整汽油以其高辛烷值、低烯烴和痕量硫而成為新標準汽油中理想的調和組分之一。催化重整副產物的大量氫氣又為提高油品質量,發展加氫工業提供大量廉價氫源。因此,催化重整作為生產高辛烷值汽油及芳烴的重要煉油工藝,在煉油、化工工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催化重整裝置按催化劑再生方式,目前主要可分為半再生式重整和連續重整兩類。兩類催化重整裝置因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被各煉廠按其不同的原料加工要求而選擇。
半再生式重整由于裝置投資小,操作靈活,操作費用低,適于不同的生產規模等特點,仍占用重要地位。
自鉑/錸催化劑問世以來,半再生式重整催化劑的研究和應用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已到達相當高的水平。半再生重整裝置大多面臨擴大處理能力的壓力,擴能改造當然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對于負荷增加不大的裝置,如果能通過提高催化劑活性,增大進料空速,從而提高裝置處理量,則是最有利的方法。另一方面,重整原料來源呈現多樣化趨勢,低芳烴潛含量的石腦油及焦化汽油等二次加工油在重整原料中所占比例加大,重整原料的劣質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原料的劣質化對催化劑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提供一種能夠提高處理能力,并且提高液體收率、芳烴產量、辛烷值以及氫氣產量的采出煤油的多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系統及其方法就成為該技術領域急需解決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處理能力,并且提高液體收率、芳烴產量以及氫氣產率同時提供高辛烷值產品的采出煤油的多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采出煤油的多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系統,包括加熱裝置,與之相連的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裝置分為兩部分,第一和/或第二反應裝置(和/或更多反應裝置)通過高壓分離裝置、穩定塔系統以及抽提系統與抽余油切割系統連接,所述抽提系統再與第一回收塔相連接,進而與第二回收塔相連,所述抽余油切割系統底部通過管線采出煤油,同時再與第三和/或第四反應裝置(和/或更多反應裝置)連接。
一種采出煤油的多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系統,包括加熱裝置,與之相連的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裝置底部通過管線與高壓分離器相連接;所述高壓分離器通過管線與穩定系統相連接,并通過管線以及壓縮裝置與反應裝置和另一反應裝置相連接;所述穩定系統下部通過管線與抽提系統相連接;所述抽提系統頂部通過管線與抽余油切割系統相連接;所述抽提系統底部通過管線與第一回收塔相連接,所述第一回收塔上部通過管線采出苯,底部通過管線與第二回收塔相連接;所述的第二回收塔上部通過管線采出混合芳烴,底部通過管線與抽提系統相連接;所述抽余油切割系統上部通過管線采出輕質抽余油,所述抽余油切割系統底部通過管線以及加熱裝置與另一反應裝置(第三反應裝置)相連接,所述抽余油切割系統底部同時通過管線采出重質抽余油作為煤油或煤油組分;所述另一反應裝置的另一端通過管線與所述高壓分離器相連接。
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裝置通過第二個加熱裝置與第二反應裝置相連接(第二反應裝置后可通過加熱裝置再與更多的反應裝置相連)。
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反應裝置通過第四個加熱裝置與第四反應裝置相連接(第四反應裝置后可通過加熱裝置再與更多的反應裝置相連)。
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裝置為上下串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反應器,其間通過加熱裝置相連接。
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反應裝置為上下串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反應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提高處理能力,并且提高液體收率、芳烴產量以及氫氣產率同時提供高辛烷值產品的采出煤油多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達到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偉暉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偉暉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87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燒烤爐的爐頭
- 下一篇:透明納米熒光材料組合物及其在隱形防偽產品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