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煙花爆竹的復合氧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8600.7 | 申請日: | 2009-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71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錢新明;鄧楠;劉振翼;魏思凡;黃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6B33/14 | 分類號: | C06B3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張利萍 |
| 地址: | 100081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煙花爆竹 復合 氧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煙花爆竹的復合氧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 煙花爆竹領域。
背景技術
氯酸鉀是煙花爆竹和其他煙火藥劑中重要的原材料。氯酸鉀是一 種強氧化劑。卓楠等學者在其文章《改性氯酸鉀的研制》中指出,氯 酸鉀具有分解溫度低、吸濕性小、爆炸性能好、儲存安定性好、生產 工藝簡單、成本低等特性。以氯酸鉀為氧化劑生產的爆竹燃放效果好, 其聲級值達到了國家標準要求。除了要保證一定的燃放性能外,煙火 藥劑的一項重要安全性指標是機械感度(包括摩擦感度和撞擊感度)。 但是含氯酸鉀類煙花爆竹藥劑的摩擦、撞擊機械感度過高,均接近 100%,不能達到《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GB10631-2004)的要求, 生產、運輸過程中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由于氯酸鉀存在不利于安全生 產的弊端,國內外出現了主張淘汰氯酸鉀或找尋替代品的呼聲。此外, 煙火藥劑的吸濕性也是影響煙花爆竹安全性的一項重要指標。高氯酸 鹽和硝酸鹽均為煙火藥劑常用的氧化劑,其中硝酸鹽中的硝酸鉀及高 氯酸鹽中的高氯酸鉀均為煙花爆竹煙火藥劑中常用的氧化劑。硝酸鉀 具有價格低廉、含氧豐富、反應溫度低、易于點火等優點,但工業級 產品存在吸濕的缺點,使之在煙花爆竹藥劑中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 制。高氯酸鉀具有含氧豐富、放氧迅速的優點,但它反應溫度較高、 難于點火,且價格較高。二者各有特點,應用于不同要求的藥劑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煙花爆竹的安全性問題,使用一種復合 氧化劑來代替氯酸鉀作為煙花爆竹的氧化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用于煙花爆竹的復合氧化劑,其組分按質量比為
高氯酸鉀??????????????????????????????10~20
硝酸鉀????????????????????????20~25
高氯酸銨??????????????????????2~3
催化劑????????????????????????1~3
聚乙烯醇縮丁醛????????????????0.003~0.01。
一種用于煙花爆竹的復合氧化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 下:
(1)以過渡金屬氧化劑為催化劑,將過渡金屬氧化物加入到高 氯酸鉀和高氯酸銨的混合水溶液((1.5~2.0)g/mL)中,在50℃~100℃ 條件下攪拌,直至水分完全蒸發;蒸發過程中高氯酸鉀和高氯酸銨的 混合物在過渡金屬氧化物表面上結晶,將結晶后的晶體研磨并過80 目及以上篩;
(2)將過80目及以上篩的硝酸鉀和過渡金屬氧化物添加到(1) 制備的晶體中,混合均勻;
(3)將(2)制備的晶體加入到聚乙烯醇縮丁醛的三氯甲烷溶液 中,之后加入沉淀劑正己烷,使溶液中的聚乙烯醇縮丁醛沉淀出來同 時附著于晶體表面,得到以高氯酸鉀、硝酸鉀和高氯酸銨為有效成分、 過渡金屬氧化物為催化劑的復合氧化劑。
(4)將復合氧化劑與硫磺、鋁粉、珍珠巖粉按質量比9∶5∶4∶ 1.4配制成煙火藥劑,并制成爆竹。
按《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GB10631-2004)中的規定,合格 煙火藥劑的撞擊感度不大于50%,摩擦感度不大于60%,吸濕率不 大于2%;合格爆竹的最大聲級值不大于140dB(A)。
有益效果:
以復合氧化劑配制的煙火藥劑,撞擊感度、摩擦感度與以普通氯 酸鉀為氧化劑配制的煙火藥劑的撞擊感度、摩擦感度相比大幅降低, 達到了國家標準;同時,其吸收率也達到了國家標準;以復合氧化劑 制備的爆竹,其聲級值可以達到以普通氯酸鉀為氧化劑的爆竹聲級水 平,燃放效果不減,達到了國家標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將1.7g高氯酸鉀和0.21g高氯酸銨溶于50mL去離子水中, 加熱至80℃使溶質全部溶解,形成高氯酸鉀和高氯酸銨的混合溶液。
(2)將0.07g的氧化鐵加入到(1)的混合溶液中。在80℃條件 下攪拌,直至水分完全蒸發。蒸發過程中高氯酸鉀和高氯酸銨的混合 物在氧化鐵上進行結晶,將晶體研磨并過200目篩。
(3)將過200目篩的1.0g硝酸鉀和0.04g氧化銅添加到(2)制 備的晶體中,混合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86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