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控巴氏桿菌發育繁殖的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7894.1 | 申請日: | 200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081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簡恒;卜祥霞;陳忠孝;何強;劉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04;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關 暢;任鳳華 |
| 地址: | 10009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控 桿菌 發育 繁殖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調控細菌發育繁殖的方法,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調控巴氏桿菌發育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巴氏桿菌(Pasteuria?spp.)是一類寄生植物寄生線蟲、能夠產生菌絲和內生孢子的細菌,屬于真細菌中的低GC含量格蘭氏陽性菌分支。巴氏桿菌是線蟲的專性寄生物,在線蟲體內完成其生長和繁殖過程,并以芽孢形式釋放回土壤中。內生孢子在土壤中具有極強的抗逆性,在寄主線蟲經過時,其內生孢子附著在線蟲體壁上,隨線蟲發育而萌發并侵入到線蟲假體腔內,吸取它們的營養成分,破壞其組織細胞,最終導致線蟲幼蟲行動遲緩和侵染力減弱,或使雌蟲生育力下降,從而有效地降低線蟲的蟲口密度,起到防治線蟲病害的作用。
穿刺巴氏桿菌作為線蟲天敵中的優勢種群,既能有效地控制線蟲的群體數量,又對其它生物無毒、無害,不破壞生態平衡;不污染環境;是生防前景廣闊的線蟲寄生菌。??多年來,研究人員在溫室和大田做了大量試驗,發現巴氏桿菌能有效控制多種植物的線蟲病害(Stirling,1984;Brown?et?al.,1985;Bird?&?Brisbane,1988;Chen?et.al.,1996;Chen?and?Dickson,1997,1998,2004;Kumari?&?Sivakumar,2005;Pembroke?&?Gowen,2006;Zareen?et?al.,2002;Walia?et?al.,2005;Gogoi?&?Neog,2005;Darban?et?al.,2005),并且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能與化學殺線蟲劑及其他線蟲天敵(如淡紫擬青霉、厚壁孢輪枝菌等)混合使用以增強防效(Sngh?and?Dhawan,1994;Zakim,1991;Dele,et?al.,1992)。此外,巴氏桿菌還能以芽孢形式長期保存。這些都是這類細菌可能發展成為一類新型生防制劑的優勢所在。
但該菌一直未能廣泛應用到生產中,其主要原因是體外培養技術尚不成熟,主要依靠活體寄主繁殖,很難大規模生產。要攻克穿刺巴氏桿菌體外培養這一世界性難題,必須首先解決不能隨時獲得發育階段一致的接種體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控制培養溫度,從而抑制巴氏桿菌在寄主線蟲體內的發育,進而達到調控巴氏桿菌(Pasteuria?spp.)孢子萌發、菌絲體的發育繁殖,并保持菌絲體活性的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調控巴氏桿菌發育繁殖的方法,是將巴氏桿菌在大于等于8℃,小于20℃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培養。
上述方法中,所述培養的溫度范圍為12℃-19℃。
上述方法中,所述巴氏桿菌是通過離心將巴氏桿菌的孢子附著在線蟲上并侵染到線蟲體內得到的。
所述離心的條件為3000g-9000g離心2-7min,具體可為9000g離心3min。
上述方法中,所述巴氏桿菌是侵染線蟲7-21天后獲得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78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