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7769.0 | 申請日: | 2009-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09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曹化強;鄭禾;劉開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7/10 | 分類號: | C30B7/10;C30B29/14;C04B35/44;A61L2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羥基 磷灰石 納米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的合成方法,屬于一種重要的納米陶瓷材料。
背景技術
羥基磷灰石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生物體硬組織的礦物的主要成份,合成的羥基磷灰石的結構與生物骨組織相似,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甚至有一定的骨生物活性。合成的羥基磷灰石是生物陶瓷,具有很好的性質,如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無毒性,以及非炎性的,非免疫原性性等特點,使得羥基磷灰石這種材料在醫學領域具有重要應用。一些大體積骨缺損替代要求材料強度高;而一些小體積骨缺損填充則只需粉末或多孔塊狀物;而有些應用要求羥基磷灰石制成微米甚至是納米顆粒。因此,合成出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在應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經檢索,現有技術中有1項關于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的專利報道:
(1)“一種球狀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的制備方法”(申請人:福建師范大學,發明人:劉榕芳;肖秀峰;邱超凡;申請號:200610055171.X),該發明報道一種采用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為模板,利用生物礦化原理合成球狀羥基磷灰石納米晶方法,通過改變PVP的濃度可以調控球狀羥基磷灰石納米晶尺寸,其直徑可在15-150nm范圍。該方法具有條件溫和、工藝簡單、成本低、產率高、適用于大規模化生產等特點。
而其他涉及羥基磷灰石的專利多達217項。
羥基磷灰石的應用取決于其晶體形狀、尺寸、形貌、結晶度、熱穩定性、溶解性,而這些都取決于其合成方法的選擇。該專利報道的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的合成是利用生物分子——腺苷三磷酸二鈉鹽(ATPNa2)為原料之一參與反應實現的。這為研究羥基磷灰石納米晶性質和實際用途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和新材料。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在應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便制備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的水熱合成方法。本發明合成方法中所用原料易得,工藝簡便。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羥基磷灰石納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以無水氯化鈣(CaCl2)、腺苷三磷酸二鈉鹽(ATPNa2)、氨水(NH3.H2O)為原料,在室溫下,配制包括無水氯化鈣(CaCl2)、腺苷三磷酸二鈉鹽(ATPNa2)、氨水(NH3.H2O)的水溶液,作為反應起始液,其中無水氯化鈣(CaCl2)濃度范圍為0.75~3毫摩爾/40毫升,腺苷三磷酸二鈉鹽(ATPNa2)濃度范圍為0.45~1.8毫摩爾/40毫升,用滴管滴加氨水調節溶液體積達到40毫升;
(2)將所述混合溶液放置于一個聚四氟乙烯內襯的不銹鋼反應釜內,在110℃溫度下加熱10~120小時;
(3)將反應后得到的沉淀物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交替洗滌,然后放入干燥箱(80℃)中進行干燥3小時,即得到羥基磷灰石納米晶。
由于該方法合成的羥基磷灰石納米晶是利用生物分子——腺苷三磷酸二鈉鹽(ATPNa2)為原料之一參與反應實現的,為研究羥基磷灰石納米晶性質和實際用途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和新材料。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在應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附圖說明
圖1(a)為實施例1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圖1(b)為實施例1的X-射線衍射圖。
圖2(a)為實施例2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圖2(b)為實施例2的X-射線衍射圖。
圖3(a)為實施例3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圖3(b)為實施例3的X-射線衍射圖。
圖4(a)為實施例4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圖4(b)為實施例4的X-射線衍射圖。
圖5(a)為實施例5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圖5(b)為實施例5的X-射線衍射圖。
圖6(a)為實施例6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圖6(b)為實施例6的X-射線衍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加以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77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