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高壓電磁頭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87102.0 | 申請日: | 2009-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0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國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國順 |
| 主分類號: | H01F7/06 | 分類號: | H01F7/06;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華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率 |
| 地址: | 325105浙江省永嘉縣甌北鎮(zhèn)碼***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電 磁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磁頭,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高壓電磁閥的高壓電 磁頭。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xiàn)有電磁頭主要包括靜鐵心1、動鐵心2、隔磁管 3、上導磁套4、下導磁套5、線圈6、導磁殼7、接線盒8、導磁盤9 和連接法蘭10。隔磁管是均勻等厚的薄壁管,隔磁管上部的內孔與 等直徑的靜鐵心相配合并在上端焊接固定,隔磁管下部的內孔中設有 動鐵心,動鐵心可在隔磁管中上下移動,隔磁管的上部套裝有上、下 導磁套,上、下導磁套外圍設置有線圈,上、下導磁套及線圈的外側 包裹有導磁殼,導磁殼上設有接線盒,用于連接電源,靜鐵心和上導 磁套的上端與導磁殼相接觸,導磁殼的下部內側安裝有導磁盤,導磁 盤的上表面與下導磁套的下表面接觸,隔磁管的下部固定連接有連接 法蘭。
不通電時,動、靜鐵心之間存在氣隙Δ,接通電源后,線圈產(chǎn)生 磁場,磁力線由靜鐵心經(jīng)導磁殼傳遞到導磁盤,再借助導磁套穿過隔 磁管傳遞到動鐵心,經(jīng)由氣隙到達靜鐵心從而構成了完整的磁力線傳 遞回路。在磁力作用下動鐵心向靜鐵心移動并最終吸合,氣隙消失; 當斷電時,磁力消失,在彈簧力、重力、工作介質壓力或其他外力作 用下動鐵心遠離靜鐵心,氣隙重新產(chǎn)生。動鐵心的上述上、下移動帶 動了與其連接的閥門的閥芯的運動,從而完成閥的開啟和關閉動作。
隔磁管為抗磁性材料,磁力線之所以可以借助導磁套從導磁盤穿 過隔磁管傳遞到動鐵心,是因為隔磁管壁薄,磁阻小。在高壓電磁頭 的結構設計中,往往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
(1)高壓電磁頭需要具有大的吸合力,磁力線傳遞回路磁阻越 小,動、靜鐵心的吸合力越大,為了使磁力線傳遞回路通暢無阻,應 盡量減小隔磁管的壁厚;
(2)電磁頭工作時,電磁閥的工作介質通常會通到隔磁管內腔, 當工作介質的壓力過高時,很可能使隔磁管受壓破裂,因此,應盡量 提高隔磁管的結構強度,常用的辦法是增加隔磁管的壁厚。
一方面,為了獲得大的吸合力,要減小隔磁管壁厚;另一方面, 為了適應高壓力工作介質,要增大隔磁管壁厚,顯然是一對矛盾,難 以兼顧。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矛盾,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壓電磁頭,這種電磁頭 通過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既可提供大的吸合力,又能適應高的介質工作 壓力。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壓電磁頭,包括線圈和隔磁管,所述隔磁管位于所述線圈 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管的下部外側套有導磁體,位于所述導磁體 內的下部分隔磁管采用薄壁結構。
所述線圈下面可以設有導磁盤,所述導磁體上端與所述導磁盤相 接觸或留有間隙。
所述薄壁結構通常可以同套在其外面的導磁體內孔相配合,所述 導磁體的內孔上部與所述隔磁管主體部分螺紋聯(lián)接,所述薄壁結構的 壁厚小于或等于2mm。
所述導磁體下部可以固定連接有連接法蘭。
所述導磁體下部與所述連接法蘭的固定連接方式可以為所述導 磁體下部的外徑與所述連接法蘭的內孔螺紋聯(lián)接。
所述導磁體的上端與所述隔磁管可以焊接連接。
所述隔磁管內通常設有靜鐵心,所述靜鐵心可以采用上小下大的 不等徑結構,其上部與所述隔磁管的內孔螺紋聯(lián)接,下部與所述隔磁 管的內孔相配合。
所述隔磁管的頂端可以與所述靜鐵心焊接連接并密封。
所述薄壁結構的下部可以采用向外翻折的結構,其末端可以與所 述連接法蘭之間焊接連接并密封。
所述線圈的上部和下部可以分別設有上導磁套和下導磁套,所述 上、下導磁套的內徑均與所述隔磁管的外徑接觸,所述上導磁套的上 表面與位于所述線圈外面的導磁殼接觸,所述下導磁套的下表面與所 述導磁盤的上表面相接觸。
本發(fā)明在磁回路上增設了導磁體并將隔磁管的下部設置成薄壁 結構,通過薄壁結構和導磁體傳遞磁通,由此減小了磁阻,并且保證 了隔磁管和導磁體的整體強度,從而提高了動、靜鐵心間的吸合力, 提高了電磁頭對傳輸高壓介質的適應能力,保證了在高壓介質下可以 有效地開啟和關閉,由此不僅適應于普通介質,而且還特別適應于高 壓介質的場合。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的普通電磁頭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高壓電磁頭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國順,未經(jīng)陳國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71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晶邊蝕刻設備及其相關的晶片平坦化方法
- 下一篇:圖象顯示方法及液晶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