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6837.1 | 申請日: | 2009-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1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于清;宋天詣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1/30 | 分類號: | E04B1/30;E04B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童曉琳 |
| 地址: | 100084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式 混凝土 組合 框架 體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程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
背景技術
鋼管混凝土結構具有承載力高、塑性和韌性好、制作和施工方便等優點,當在高層或超高層建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梁框架結構時,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果。鋼管混凝土較空鋼管的耐火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但為滿足耐火等級要求,一般仍然需要對鋼管混凝土進行防火保護,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火涂料造價,且防火涂料不可承受外力,無法與鋼管共同工作提高承載能力,為此有必要在原有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梁框架結構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結構體系,改善其抗火性能和承載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
一種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其特征在于,該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由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1、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2和鋼筋混凝土樓板3組成;所述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1內置異形柱鋼管7,異形柱鋼管7外層設置柱縱筋9和柱箍筋8,異形柱鋼管7外設置柱鋼管外層混凝土5,柱鋼管內核心混凝土6灌注在異形柱鋼管7中;所述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2內置梁鋼管12,梁鋼管12內設置內隔板13,梁鋼管12外層設置梁縱筋15和梁箍筋14,梁鋼管12外設置梁鋼管外層混凝土10,梁端鋼管下部和梁跨中鋼管上部梁鋼管12與內隔板13形成的空間內填充梁鋼管內核心輕骨料混凝土11;鋼筋混凝土樓板3與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2通過栓釘16連接;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1與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2形成梁-柱連接節點4,節點處,梁鋼管12與異形柱鋼管7之間設置箱型牛腿17,箱型牛腿17通過貼腳焊縫19與異形柱鋼管7連接,箱型牛腿17與梁鋼管12連接處設置連接蓋板18,連接蓋板18通過貼腳焊縫19與箱型牛腿17及梁鋼管12連接。
所述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1,為角柱時,截面形式為“L”型;為邊柱時,截面形式為“T”型;為中柱時,截面形式為“十”字型。
角柱處異形柱鋼管7截面形式為“L”型;邊柱處異形柱鋼管7截面形式為“T”型;中柱處異形柱鋼管7截面形式為“十”字型。
所述梁鋼管12的寬度與異形柱鋼管7寬度相等或小于異形柱鋼管7的寬度。
所述梁鋼管外層混凝土10與柱鋼管外層混凝土5寬度相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框架體系,為提高結構耐火性能,在鋼管混凝土外層設置混凝土以及構造縱筋和箍筋;為減輕結構自重,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采用部分填充混凝土形式,梁跨中位置上部受壓區和梁端下部受壓區鋼管內部分別進行填充,之間用內隔板隔離,內填混凝土采用輕骨料混凝土,由于梁、柱外層為混凝土,梁采用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具有優越的抗火、抗震性能和較輕的結構自重,可用于住宅等建筑結構中,且便于建筑空間(尤其住宅結構中)的有效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的立面示意圖;
圖3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所采用的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為邊柱時(柱號:B1′)的截面圖(a-a);
圖4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所采用的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為中柱時(柱號:B2′)的截面圖(b-b);
圖5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所采用的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為角柱時(柱號:A3′或C3′)的截面圖(c-c);
圖6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所采用的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跨中位置(截面:d-d)的截面圖;
圖7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所采用的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端部位置(截面:e-e)的截面圖;
圖8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所采用的梁-柱連接節點平面示意圖;
圖9為混合式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所采用的梁-柱連接節點立面示意圖;
圖中標號:1-勁性異形鋼管混凝土組合柱;2-混凝土-鋼管部分填充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3-鋼筋混凝土樓板;4-梁-柱連接節點;5-柱鋼管外層混凝土;6-柱鋼管內核心混凝土;7-異形柱鋼管;8-柱箍筋;9-柱縱筋;10-梁鋼管外層混凝土;11-梁鋼管內核心輕骨料混凝土;12-梁鋼管;13-內隔板;14-梁箍筋;15-梁縱筋;16-栓釘;17-箱型牛腿;18-連接蓋板;19-貼腳焊縫。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68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