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LTE-advanced網絡中繼節點上的ROHC混合工作方式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6600.3 | 申請日: | 2009-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535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洪佩琳;周偉;薛開平;鐵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4 | 分類號: | H04W28/04;H04L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新華;徐開翟 |
| 地址: | 230026***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lte advanced 網絡 中繼 節點 rohc 混合 工作 方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LTE-advanced(LTE-A,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3GPP?LTE的進一步演進)網絡中繼節點上的ROHC(Robust?HeaderCompression,穩健性頭標壓縮)混合工作方式。
背景技術
在未來的LTE-advanced網絡中,VoIP(Voice?over?IP)等多媒體傳輸是最重要的應用之一。但是類似于VoIP這樣的應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協議報文頭標開銷過大。在一般情況下,VoIP的音頻數據包較小(如20字節左右),而承載此VoIP音頻數據的IP/UDP/RTP的協議報文頭標將至少是40字節。在這種情況下,協議報文頭標開銷將占有60%多甚至更高。當網絡層采用IPv6協議的時候,由于IPv6地址長度的增長,這種頭標開銷將更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LTE在PDCP層次上規范了頭標壓縮功能,用來處理過大的頭標開銷問題。同時,3GPP組織還選擇了穩健性頭標壓縮ROHC(RObust?HeaderCompression)協議作為具體的頭標壓縮應用協議。
頭標壓縮可以對冗余的協議報文頭標進行處理,由壓縮端和解壓縮端組成。壓縮數據在壓縮端和解壓縮端之間進行傳輸。ROHC頭標壓縮的原理圖如圖1所示。
圖1中包含兩個功能實體:壓縮端和解壓縮端。這些功能實體在LTE網絡中可以為UE(User?Equipment,用戶設備)或者eNodeB(Enhanced?NodeB,基站,可縮寫為eNB)。在ROHC協議中,壓縮端首先將數據流的協議報文頭標信息保存在上下文關聯(Context)中,并將包含報文頭標信息的上下文關聯發送給解壓縮端。當解壓縮端收到此信息后,可以構建解壓縮的上下文關聯,并利用此信息來解壓傳輸過來壓縮后的數據報文。只有壓縮端和解壓縮端中的上下文關聯信息一致的時候,解壓縮端才可以對頭標壓縮后的報文進行正確的解壓。從這里也可以看到,無論是壓縮端還是解壓縮端,為了能夠進行正確的頭標壓縮功能,都要完成兩部分工作:一部分是頭標壓縮狀態的維護,另一部分是對數據報文頭標的壓縮和解壓縮處理。
在LTE-advanced中,Relay(中繼)技術將作為網絡系統中很有可能采用的一種重要的候選技術,可以用來增加原有小區的覆蓋范圍,在某些應用場景下還可以增加系統容量。在中繼節點(Relay?Node,RN)引入后,UE和eNodeB之間的數據傳輸將會要通過中繼節點。當此數據需要采用頭標壓縮時(如VoIP應用),中繼節點的引入將會影響頭標壓縮的工作方式。
在中繼節點引入后,現有的頭標壓縮工作方式可以擴展為兩種:點到點的工作方式和端到端的工作方式。1)點到點的工作方式是在UE和中繼節點以及中繼節點和eNodeB之間分別建立頭標壓縮會話,這種工作方式會帶來對數據報文的重復壓縮和解壓;2)端到端的方案直接在UE和eNodeB之間建立頭標壓縮會話,這種工作方式在頭標壓縮報文發生錯誤時,需要重新從初始壓縮端獲取原始數據,具有較大的解壓縮出錯恢復開銷。兩種工作方式的工作示意圖分別見圖2和圖3。
本發明考慮了中繼節點的作用,同時結合了頭標壓縮方案中點到點工作方式和端到端工作方式的優點,提出了一種用于中繼節點上頭標壓縮的混合工作方式。本發明在使用單次數據報文壓縮和解壓縮過程的基礎上,采用在中繼節點上按需重傳的方式,改善了端到端方式中的錯誤恢復機制。
發明內容
當LTE-advanced網絡中引入中繼節點后,中繼節點上無論是采用點到點的工作方式還是端到端的工作方式,都在性能和開銷上存在缺陷。本發明在分析頭標壓縮功能的前提下,為了能夠克服兩種已有頭標壓縮工作方式的缺陷,提出了一種應用于中繼節點上的ROHC混合工作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66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