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6313.2 | 申請日: | 2009-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23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7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新國;韓泉;鹿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東旺農藥廠 |
| 主分類號: | A01N43/653 | 分類號: | A01N43/653;A01N33/18;A01N25/04;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4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烯效唑 二甲 戊靈抑芽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
背景技術
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我國有26個省種植煙草,其中云南、貴州、河南、山東、安徽、湖南、湖北等省栽培面積較大。長江中下游各省均有一定種植面積,我國煙草產量居世界首位。?
煙草生長到花芽出現時,如果讓其開花結籽,會影響煙葉的產量和質量,此時需要打頂以減少養料的消耗,使營養集中供應葉片。然而打頂后,由于營養素流向腋芽,促進腋芽萌發生長,消耗大量的養分。人工抹杈,不僅費工、費時、容易傷害煙株、使煙草花葉病毒病接觸傳染,而且抹杈后又會迅速萌發新腋芽,從而吸收大量養分。?
為了提高煙葉產量和質量,解決人工抹杈費工、費時、容易傷害煙株、傳播煙草花葉病毒病的缺點,因此尋找一種防治煙草腋芽生長的藥劑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抑制煙草腋芽生長的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
本發明通過對多種不同類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復配篩選,發現二甲戊靈和烯效唑復配有明顯增效作用。烯效唑為三唑類植物生長調節劑。該藥是赤霉酸生物合成的拮抗劑,對草本或木本的單子葉植物均有強烈的生長抑制作用,主要抑制節間細胞的伸長,產生植物生長延緩作用。藥劑被植物的根吸收,在植物體內進行傳導,莖葉噴霧時,可向上內吸傳導,但沒有向下傳導的作用。同時,烯效唑又是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它有4種立體異構體。現已證實,E-型異構體活性最高,它們的結構與多效唑類似,只是烯效唑有碳雙鍵,而多效唑沒有,這是烯效唑比多效唑殘效期短的一個原因,同時烯效唑E-型結構的活性是多效唑的10倍以上。若烯效唑的4種異構體混合在一起,則活性大大降低。二甲戊靈主要抑制分生組織細胞分裂,不影響雜草種子的萌發,而是在雜草種子萌發過程中幼芽、莖和根吸收藥劑后而起作用。雙子葉植物吸收部位為下胚軸,單子葉植物為幼芽,其受害癥狀是幼芽和次生根被抑制。?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烯效唑和二甲戊靈的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按照增效明顯、成本低廉的原則,本發明提出了烯效唑和二甲戊靈的配比范圍即烯效唑與二甲戊靈的重量比例為1∶10~15。
其中當烯效唑與二甲戊靈的比例為1∶14,增效最明顯,防治效果達90.93%。?
本發明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的劑型為乳油型或微乳型。?
本發明所述乳化劑為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或苯乙基苯酚基聚氧乙烯醚。?
按本發明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的配方制成的中試產品經北京市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主要技術指標均合格。?
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田間藥效試驗表明,按照本發明組合物烯效唑2%+二甲戊靈28%的二甲戊靈·烯效唑乳油稀釋160倍施藥后3天的防治效果達94.35%,防治效果突出。?
經山東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對本發明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大鼠急性經皮、急性經口、皮膚、眼睛、致敏性試驗,表明該農藥組合為低毒,對家兔皮膚無刺激性,對家兔眼睛呈輕度至中度刺激性,屬弱致敏物。說明該制劑生產、使用安全。?
本發明對照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抑制煙草腋芽生長的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1??30%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的制備?
配方:?
二甲戊靈:28%;?
烯效唑:2%;?
乳化劑:10;?
二甲苯:60%?
制備方法:按重量稱取適量二甲戊靈和烯效唑溶于二甲苯,加入乳化劑攪拌罐,再加二甲苯至100%攪拌至原藥完全溶解即可。?
實例230%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室內配方篩選報告?
為了明確二甲戊靈和烯效唑兩種藥劑及其不同配比混劑對煙草腋芽的防治作用,我廠對二甲戊靈、烯效唑及其混配制劑30%二甲戊靈·烯效唑乳油對抑制煙草腋芽生長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經室內篩選,篩選出最佳配比是烯效唑:二甲戊靈為1∶14,施藥后2周防治效果達99.38%,試驗結果表明二甲戊靈與烯效唑混配對抑制煙草腋芽生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藥效試驗設計:?
30%烯效唑與二甲戊靈抑芽劑對煙草腋芽抑制效果配方篩選田間藥效試驗于2004年6月-10月進行。?
試驗地點:貴州省鳳崗縣良繁廠試驗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東旺農藥廠,未經北京市東旺農藥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63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含有吡草醚的除草劑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克氏原螯蝦的田改塘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