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改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制備電極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6282.0 | 申請日: | 2009-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0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康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04 | 分類號: | H01M4/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044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鋰離子電池 負極 材料 制備 電極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改性鋰離子電池 負極材料Li4Ti5O12制備電極片的方法,能夠顯著提高可充電二次鋰離子電池的 大電流充放電容量和循環性。
背景技術
鋰離子二次電池以其高電壓、高容量、高循環性能和高能量密度等優異特 性備受人們青睞,被稱為21世紀的主導電源。為了更好的滿足動力電池的發展 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正、負極材料的研究是鋰離子二次電池發展的關 鍵。
目前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多采用各種嵌鋰碳材料,但碳材料作為鋰離子 負極材料仍存在一些缺點:首次充放電效率低;與電解液發生作用;存在明顯 的電壓滯后現象;碳材料的制備方法比較復雜。與鋰離子電池中的碳負極相比, 雖然合金類負極材料一般具有較高的比容量,但鋰的反復嵌脫導致合金類電極 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變化較大,逐漸粉化失效,因而循環性能較差。因此, 尋找廉價易制備,循環性能好、安全可靠和具有優良電化學性能的負極材料是 很有意義的研究方向。
尖晶石型鈦酸鋰(Li4Ti5O12)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明顯的優勢:是 一種無應力插入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不發生結構改變,循環性能好;有很好 的充放電平臺;理論比容量為175mAh/g,實際比容量可達165mAh/g,并集中在 平臺區域;不與電解液反應;價格便宜,容易制備。
目前對尖晶石型鈦酸鋰(Li4Ti5O12)的研究主要(1)表面修飾:包括用貴 金屬Ag或其他氧化物(CuxO)與Li4Ti5O12進行復合;裂解含碳聚合物對其進行 碳包覆或者碳作為第二相引入提高其導電性;(2)摻雜提高材料的電子導電率; (3)制備納米粒子Li4Ti5O12,以縮短鋰粒子的擴散距離及增加活性材料與電解 液的接觸面積。但是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都存在充放電倍率低,不能適應 大電流動力電池的需求,同時循環性和容量也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用改性鋰 離子電池負極材料Li4Ti5O12制備電極片的方法,以提高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Li4Ti5O12的高倍率充放電性能和循環性能。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將需要改性負極材料Li4Ti5O12放入反應容器里,再將反應容器裝入反應爐, 通入惰性氣體Ar,加熱至25-200℃并維持10-20h,通入氟化物(F2,NF3,ClF3等含氟的氟化物),氟化2-20min,氟化完畢,停止氟化物通入,切斷加熱裝置 電源,待氟化產物冷卻到室溫后,停止惰性氣體Ar通入,取出氟化材料,所得 即為經過氟化處理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將所制備的改性負極材料Li4Ti5O12作為電極活性物質,以N-甲基-2-吡 咯烷酮為溶劑,將粘結劑(PVDF),乙炔黑(或者碳纖維)和改性負極活性材料 Li4Ti5O12按質量比2∶(1-3)∶6混合后高速攪拌均勻制成漿料。把漿料均勻地 涂敷于集流體上(銅箔或者泡沫鎳)。將濕電極在真空烘箱中于120℃干燥12h, 制成電極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62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