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雷達航跡的擬合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5824.2 | 申請日: | 2009-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71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朱衍波;許有臣;張軍;劉洪飛;唐金翔;王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民航數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13/58 | 分類號: | G01S1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馮夢洪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雷達 航跡 擬合 分析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雷達航跡的擬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讀取已經解析后的雷達數據;
(2)將步驟(1)的數據轉換創建點空間數據;
(3)對空間雷達軌跡點數據進行數據融合成具有業務屬性的航跡空 間數據;
(4)進行航跡-航路空域的水平方向精度保持能力分析、特定航跡 保持精度所需航路資源的區域半寬分析;
所述步驟(4)中的航跡-航路空域的水平方向精度保持能力分析包括 以下分步驟:
(4.1.1)獲取目標航路的空間數據;
(4.1.2)構建相關雷達航跡的內存存貯結構;
(4.1.3)根據相關設置獲取相關雷達航跡數據并填充內存;
(4.1.4)提取空間航跡點;
(4.1.5)銜接處理航路段方向性和多段航路段,將多段航路段進行連 續性相關對頭銜接;
(4.1.6)航路保護區空域構建;
(4.1.7)計算航路空間距離;
(4.1.8)分析計算屬于航路空域范圍內的航空器軌跡,包括以下分步 驟:(a1)獲取航路區域的空間對象;(a2)對航路中心線的兩端點做垂線, 對已分析出符合要求樣本數據切割在兩垂線區域間的數據;(a3)計算當前 航跡在航路區域內軌跡曲線L1;(a4)計算當前航跡在航路區域外軌跡曲線 L2;(a5)計算L1在目標航路中心線上的正射投影L1’;(a6)計算L2在目 標航路中心線上的正射投影L2’;(a7)判斷L1’/L2’是否達到門限指標; (a8)符合條件跳轉到步驟(a9),否則取消操作跳轉到步驟(a10);(a9) 保存添加該航跡到航跡樣本數據中;(a10)結束,返回;
(4.1.9)分析航跡保持精度,包括以下分步驟:(b1)求解計算軌跡 數據點速度,區域內全部有效采樣數據的平均速度區域外全部有效 采樣數據平均速度(b2)求解航跡曲線在目標空域內的曲線空間距 離L1,目標空域外曲線距離L2;(b3)求解時間T1,T2;(b4)求解航空 器精度保持能力;(b5)結束,保存航跡精度數據;
(4.1.10)保存并輸出結果;
(4.1.11)結束,返回;
所述步驟(4)中的特定航跡保持精度所需航路資源的區域半寬分析包 括以下分步驟:
(4.2.1)獲取航跡保持精度分析后的航跡可用樣本數據;
(4.2.2)獲取航跡數據,對其做離散化處理得到航跡點樣本數據;
(4.2.3)獲取系統設置參數,根據分析空域的重采樣距離間隔參數 重新確定子空域帶的樣本數numSpline;
(4.2.4)根據離散后的航跡點樣本數據分別分析標稱航跡兩側區域 的空域內航空器的分布態勢,首先計算總樣本數據中航跡點數量;
(4.2.5)定義循環變量,當循環因子I小于numSpline跳轉步驟 (4.2.6),否則跳轉步驟(4.2.9);
(4.2.6)計算空域樣條內雷達航跡點總和;
(4.2.7)計算密度分布;
(4.2.8)輸出保存結果,循環因子I遞加,返回步驟(4.2.5);
(4.2.9)當循環因子I大于-numSpline,跳轉步驟(4.2.10), 否則跳轉步驟(4.2.13);
(4.2.10)計算子空域樣條內雷達航跡點總和;
(4.2.11)計算密度分布;
(4.2.12)輸出保存結果,循環因子I遞減,返回步驟(4.2.9);
(4.2.13)結束,返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達航跡的擬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3)包括以下分步驟:
(3.1)讀取內存航跡點序列;
(3.2)初始化航跡獲取航跡中第一個航跡點,并記錄;
(3.3)讀取下一點,并與前一點進行空間對比分析;
(3.4)判斷該航跡點是否當前航跡合法數據,如果航跡點序列未結束, 提取下一航跡點,跳轉到步驟(3.3),否則跳轉到步驟(3.5);
(3.5)向當前航跡中添加當前航跡點;
(3.6)添加航跡的業務屬性數據;
(3.7)結束,返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民航數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民航數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582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