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調節諧振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4486.0 | 申請日: | 200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5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立峰;何鵬;成傳松;李云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4 | 分類號: | F02M35/104;F02B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周長琪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調節 諧振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調節發動機進氣系統的自動調節諧振裝置,屬于發動機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發動機的進氣率,通常在發動機進氣系統中帶有諧振腔,諧振腔是用來幫助向發動機缸內輸送空氣的輔助裝置,用于改善發動機進氣系統,諧振腔通過利用發動機進氣過程中產生的脈動或壓力波來使進入氣缸的新鮮空氣量增加,進而可以噴入更多的燃料,提升發動機的動力性。
常用進氣系統如圖1所示,進氣系統包含進氣總管1、穩壓腔2、諧振腔3、連接通道4和進氣歧管5。新鮮空氣由進氣總管1進入穩壓腔2,由進氣歧管5輸送到發動機各個燃燒室,由于發動機活塞的往復運動以及進氣門的快速開啟和落座,形成壓力波經進氣歧管5傳回到穩壓腔2,通過連接通道4進入諧振腔3內部,諧振腔3將反射的脈動效應作用于進氣流動,提升發動機進氣效率。
由于上述結構中諧振腔3結構固定,在發動機轉速變化時,穩壓腔3內的空氣流動速度以及動壓都發生顯著變化,進氣歧管5的各個管道進氣流量差異會增加,現有技術不具有根據發動機不同轉速來自動調節穩壓腔2內部空間的功能;轉速的不同,進氣系統內的諧振頻率發生變化,需要有調節諧振效應的能力。同時諧振腔占用外部空間,增加了發動機安裝空間。因此,需要一種結構緊湊,具有調節能力的諧振裝置,既可以調節穩壓腔2內的空氣流動,又可以充分利用進氣歧管5內產生的脈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諧振腔單獨設置,占用發動機倉的空間,不具有根據發動機不同轉速自動調節穩壓腔內部空間的功能,提出一種自動調節諧振裝置,本發明所述裝置能夠提高發動機高低速的充氣效率。
一種自動調節諧振裝置,應用于發動機的進氣系統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膠緩沖塊、變剛度彈簧、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
橡膠緩沖塊為楔形塊,在楔形塊的斜面上開有多個彈簧座,變剛度彈簧的一端固定粘在彈簧座中,楔形塊的底面粘貼或者用螺栓固定在穩壓腔對應進氣總管的側壁上;變剛度彈簧的另一端接觸第三平板。
第一平板的一端與第二平板的一端用第一軸連接,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可以繞第一軸自由旋轉,第二平板的另一端和第三平板的一端用第二軸連接,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可以繞第二軸自由旋轉;
第一平板和第三平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第三軸、第四軸,所述的第三軸、第四軸兩端固定在穩壓腔的進氣總管所在側壁的相鄰的兩個側壁上,第一軸、第二軸兩端自由懸空,第二平板正對進氣歧管,變剛度彈簧的自由端剛好接觸第三平板,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第三平板和穩壓腔的底面組成一個四連桿結構,所述的四連桿結構基本形狀為矩形,矩形的高度低于進氣總管的下沿。
所述的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第三平板上覆蓋薄膜,所述的薄膜長度、表面積、材料均不同,用于反射空氣脈動的壓力波。
所述的第一平板、第三平板上開有通孔,用于使四連桿結構內外壓力平衡。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所述的自動調節諧振裝置結構緊湊,取消了原有的諧振腔部分,有力于發動機倉的總體布置;
(2)發動機低速時可以提高進氣歧管的進氣均勻性,改善發動機各個缸的進氣充量,提高各個氣缸的做工均勻性;
(3)自動調節諧振裝置具有自動調節能力,改變對進氣歧管壓力波的反射特性,利用脈動效應提升發動機進氣充量系數;
(4)穩壓腔具有體積可以改變的特點,自動調節諧振裝置的調整,會直接調整穩壓腔體積,實現發動機整機的速度特性的改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背景技術中進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可調節諧振裝置的進氣系統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帶有變剛度彈簧的橡膠緩沖塊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安裝有薄膜的四連桿結構組成的可調諧振裝置示意圖。
圖中:
1-進氣總管???????2-穩壓腔???????????3-諧振腔???????????4-連接通道
5-進氣歧管???????6-變剛度彈簧???????7-橡膠緩沖塊???????8-彈簧座
9-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11-第三平板????????12-底面
13-第一軸????????14-第二軸??????????15-第三軸??????????16-第四軸
17-節氣門????????18-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44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壇紫菜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方法
- 下一篇:一種稀土鐵合金及其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