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兩輪自平衡機器人系統及其運動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4259.8 | 申請日: | 2009-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472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阮曉鋼;李欣源;趙建偉;韓紅桂;王啟源;于乃功;任紅格;蔡建羨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5/00 | 分類號: | B25J5/00;B25J13/00;G09B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 慧 |
| 地址: | 1001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平衡 機器人 系統 及其 運動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柔性兩輪自平衡機器人系統,包括電氣系統和機械本體;其中,所述電氣系統包括主控制器(1)、運動控制器(2)、輔助控制器(3)、電機伺服驅動器(4)、傳感器、輸入輸出設備、直流電機(5)和電源系統;所述機械本體包括軀干(6)、柔性關節(7)、底盤(8)、保護支架(9)和雙輪(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軀干(6)為層式框架,頂板(11)上固定有至少一個攝像頭(12),頂板(11)和底板(13)之間由隔板(14)分隔成若干層,軀干安裝第一傾角儀(15)、第一陀螺儀(16)和超聲波傳感器(17);
所述軀干底板(13)和底盤(8)之間以柔性關節(7)連接;
所述底盤(8)為箱式結構,在其內部裝載第二傾角儀(18)、第二陀螺儀(19),兩個直流電機(5)分別固定在底盤(8)左右兩側內壁上,直流電機(5)的軸一端與雙輪(10)的軸聯接,另一端接編碼器(20);底盤(8)底面安裝有可拆卸保護支架(9),支架(9)末端有懸空腳輪(21);雙輪(10)的軸心位于一條直線上;
所述柔性關節(7)的頂端和底端為上支承圓盤(22)和下支承圓盤(23),剖面為“凸”字形,上支撐圓盤和下支撐圓盤的中心通孔用于穿過電線;在上支撐圓盤凸臺面上,以沉頭螺絲(45)固定上支座(46),上支座(46)的方形底板中央開通孔,與支撐圓盤通孔孔徑相同,裝配時兩孔同心,上支座(46)的底板兩側有豎起的圓頂角劍頭形支座壁,其上開有同心的通孔,在下支撐圓盤(23)的相同位置以相同方式固定下支座(47),下支座(47)與上支座(46)不同的是其兩個側壁均為雙層,令上支座(46)側壁可插入間隙緊密配合,另外,下支座(47)的壁通孔直徑略小,上支座(46)兩側壁上的通孔中分別插入銅套(48)后與下支座(47)的側壁通孔直徑相同,上支座(46)和下支座(47)裝配時兩側壁通孔同心,在其中分別插入轉動軸(24),并以擋板(49)固定,使得上支承圓盤(22)和下支承圓盤(23)能夠以轉動軸(24)為鉸接點轉動;轉動軸(24)向外的延伸部分,各固定一個雙臂扭簧(25),扭簧(25)的上臂固定在上支承圓盤(22)上,扭簧(25)的下臂固定在下支承圓盤(23)上;在上支承圓盤(22)和下支承圓盤(23)之間壓緊固定一段圓柱彈簧(26),其兩端分別套在上支承圓盤(22)和下支承圓盤(23)的凸臺外;
所述主控制器(1)為嵌入式計算機系統;
所述運動控制器(2)選用數字信號處理器系統;
所述輔助控制器(3)選用單片機或數字信號處理器系統;
所述傳感器包括:檢測機器人軀干(6)和底盤(8)俯仰傾角變化的第一傾角儀(15)、第二傾角儀(18),檢測機器人軀干(6)和底盤(8)俯仰傾角速度變化的第一陀螺儀(16)、第二陀螺儀(19),檢測直流電機(5)轉角變化的編碼器(20),檢測圖像信息的攝像頭(12),以及檢測障礙物距離信息的超聲波傳感器(17);
所述電氣系統的連接關系為:主控制器(1)與運動控制器(2)、輔助控制器(3)、輸入輸出設備連接;運動控制器(2)與第一傾角儀(15)、第二傾角儀(18)、第一陀螺儀(16)、第二陀螺儀(19)、編碼器(20)、伺服驅動器(4)相連接;輔助控制器(3)與超聲波傳感器(17)和遙控接收器(27)連接;攝像頭(12)與主控制器(1);伺服驅動器(4)與直流電機(5)連接;電源系統連接各電氣設備供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兩輪自平衡機器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系統包括:充電電池(28)、轉換電壓的電源繼電器板(29)、監測電池電壓的電源監控板(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兩輪自平衡機器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電機(5)選用直流力矩電機或直流無刷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兩輪自平衡機器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入輸出設備包括:鍵盤(31)、鼠標(32)、遙控器(33)、顯示器(35)、麥克風(36)、揚聲器(3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425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薄抹灰輕鋼復合墻體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組合自保溫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