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道質量測量方法和系統以及基站、中繼節點和用戶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3066.0 | 申請日: | 2009-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3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波;張文健;潘學明;肖國軍;沈祖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8 | 分類號: | H04W24/08;H04W24/10;H04W88/02;H04W88/04;H04W88/08;H04L1/00;H04L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謝安昆;宋志強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道 質量 測量方法 系統 以及 基站 中繼 節點 用戶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特別涉及中繼系統中的信道質量測量方法和系統以及基站、中繼節點和用戶終端。
背景技術
在高級長期演進(LTE-A)系統中,為了提高系統吞吐量和增加網絡覆蓋,引入了中繼節點(RN)。如圖1所示,圖1為現有LTE-A系統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其中,eNB通過有線接口連接到核心網(CN),RN通過無線接口連接到eNB,用戶終端(UE)通過無線接口連接到RN和/或eNB。
其中,根據功能的不同,可將RN進一步分為兩種類型,即類型1和類型2,以下將其分別簡稱為RN1和RN2。RN2沒有單獨的小區(cell)ID,不創建任何的新的cell,且至少能夠為R8?UE(即Release8的UE)提供服務,通常其服務對象包括R8UE和R10UE;對于R8UE來說,RN2是透明的。
在目前的LTE-A系統中,R8UE可利用公共導頻(CRS)進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的數據解調,并進行下行信道質量的測量;對于R10UE來說,可利用下行信道質量探測導頻(CQI-RS)進行下行信道質量測量。
目前,僅規定eNB需要向R10UE發送CQI-RS,而未明確RN2需要如何操作,這樣一來,R10UE測量的信道質量就僅是來自eNB的鏈路的,也就是說,由于R10UE未接收到來自RN2的CQI-RS,因此R10UE無法進行接入鏈路(RN2與R10UE之間的鏈路)的信道質量,尤其是下行信道質量的測量,從而導致后續無法準確地針對R10UE進行與下行信道質量相關的自適應操作。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兩種信道質量測量方法,使得UE能夠正確地完成下行信道質量測量。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信道質量測量系統,使得UE能夠正確地完成下行信道質量測量。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站eNB,使得UE能夠正確地完成下行信道質量測量。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繼節點,使得UE能夠正確地完成下行信道質量測量。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戶終端UE,該UE能夠正確地完成下行信道質量測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信道質量測量方法,包括:
中繼節點RN向自身服務的用戶終端UE發送下行信道質量探測導頻CQI-RS,所述UE根據所述CQI-RS進行下行信道質量測量并反饋測量結果。
一種信道質量測量方法,包括:
用戶終端UE接收為其服務的中繼節點RN發送的下行信道質量探測導頻CQI-RS,根據所述CQI-RS進行下行信道質量測量并反饋測量結果。
一種信道質量測量系統,包括:
中繼節點RN,用于向自身服務的用戶終端UE發送下行信道質量探測導頻CQI-RS;
所述UE,用于根據所述CQI-RS進行下行信道質量測量并反饋測量結果。
一種中繼節點,包括:
第一發送單元,用于向所述中繼節點服務的用戶終端UE發送下行信道質量探測導頻CQI-RS;
第一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反饋的測量結果,并發送給基站eNB。
一種基站eNB,包括:
配置單元,用于配置需要所述eNB以及中繼節點RN發送的下行信道質量探測導頻CQI-RS;所述CQI-RS為需要發送給所述RN服務的用戶終端UE的CQI-RS;
第二發送單元,用于將所配置的需要所述RN發送的CQI-RS信息發送給所述RN,并將所配置的需要所述eNB發送的CQI-RS發送給所述UE。
一種用戶終端UE,包括:
第三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為其服務的中繼節點RN發送的下行信道質量探測導頻CQI-RS,根據所述CQI-RS進行下行信道質量測量并反饋測量結果。
可見,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由RN向自身服務的UE發送CQI-RS,這樣,UE即可根據接收到的CQI-RS正確地進行下行信道質量測量,并反饋測量結果,以便后續準確地針對UE進行與下行信道質量相關的自適應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LTE-A系統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方法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系統實施例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RN實施例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eNB實施例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UE實施例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CQI-RS導頻模式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30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