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1990.5 | 申請日: | 200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7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敬;黃永箴;楊躍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S5/00 | 分類號: | H01S5/00;H01S5/10;H01S5/34;H01S5/343;H01S5/02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國城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量子 級聯 正多邊形 激光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量子級聯外延層的襯底;
一下限制層,位于該襯底之上;
一有源區/注入區,位于該下限制層之上;
一上限制層,在該有源區/注入區之上;
一上包層,包含歐姆接觸層;
該下限制層、有源區/注入區、上限制層和上包層的側壁由絕緣層包裹,該絕緣層由正面電極層包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級聯外延層的襯底采用磷化銦基的量子級聯材料體系,或者采用砷化鎵基的量子級聯材料體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采用材料SiO2材料,進一步起到光學緩沖層的作用,能夠減弱金屬對光的吸收損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絕緣層的厚度是0.3~1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電極層采用Ti/Ag/Au電極層,其中,Ti層起粘附作用,厚度范圍為0.01~0.05μm;Ag層用于增強對光場的限制,獲得高的模式品質因子,厚度取值范圍為0.03~0.4μm;Au層是電極導電層,厚度范圍為0.4~1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該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中正多邊形為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邊形。
7.一種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選擇量子級聯外延片;
在選擇的量子級聯外延片上沉積SiO2掩模層;
刻蝕SiO2掩模層,將圖案轉移到SiO2掩模層上;
對量子級聯外延片進行干法刻蝕、濕法腐蝕,然后去除殘余SiO2掩模層,刻蝕要向下直至刻蝕到量子級聯外延片襯底;
在刻蝕后的量子級聯外延片上生長SiO2絕緣層,并在正上方刻出電極窗口;
在生長SiO2絕緣層的量子級聯外延片上沉積正面電極層;以及
減薄、拋光量子級聯外延片襯底背面,沉積背面電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級聯外延片自下而上依次由襯底、下限制層、有源區/注入區、上限制層和上包層構成。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級聯正多邊形微腔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量子級聯外延片上沉積SiO2掩模層的步驟中,SiO2掩模層的厚度是0.6μm~1.2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199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板間信息傳遞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使用RDS進行短信交互的方法、終端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