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區域交通服務水平的多粒度分析評估方法與評價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1851.2 | 申請日: | 2009-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6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賈利民;唐堃;董宏輝;張尊棟;張燁;郭敏;李曉峰;張新媛;承向軍;孫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宏德信智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0 | 分類號: | G08G1/00;G08G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區域 交通 服務水平 粒度 分析 評估 方法 評價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交通監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區域交通服務水平的多粒度分析評估方法與評價系統。
背景技術
大城市道路交通的有效管理、社會及公眾高品質交通服務和政府相關科學決策一直是我國城市社會及經濟有序高效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通過研究和開發先進的交通狀態獲取與融合、交通特征提取與態勢分析以及集成應用基礎技術,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多粒度區域交通狀態評估、預報預警和服務水平評價關鍵技術和系統則是緩解和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和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確立道路交通服務水平指標體系,是評價城市道路交通服務水平的一個核心和關鍵的環節。指標體系涵蓋的是否全面、層次結構是否清晰合理,直接關系到評估質量的好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由數據層,數據接入層,支撐平臺,地理信息平臺和應用層組成,其特征在于,數據層可以提供區域交通服務水平評價系統需要的各種必須的數據資源,包括實時或歷史地理信息空間數據、業務數據、動態交通流及服務水平評價結果數據;應用層包括服務水平評價子系統,展示子系統,服務水平分析子系統,服務水平預測預報子系統,統計子系統,仿真子系統;支撐平臺為交通服務水平空間展示與交通流仿真提供環境支撐;地理信息平臺可以對交通區域進行層次劃分。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應用層是和用戶的接口,是系統功能的前端展示,服務水平評價子系統完成利用交通流信息進行多粒度的交通服務水平評價,得出交通服務水平;交通服務水平展示子系統負責對評價得出的結果在電子地圖上進行直觀展示;全局服務水平分析子系統是通過獲取路段的數據生成全局范圍內交通服務水平態勢圖,用于表現各種漸變趨勢;預測預報子系統是對一定時間范圍內的評價對象的交通服務水平進行預測,生成預測服務水平值;統計子系統完成交通流信息以及交通服務水平信息的統計;仿真子系統完成對不同路段的路況仿真。
根據城市道路交通服務水平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思路,以空間劃分的尺度分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微觀層次為交叉口及路段,中觀層次為中隊層或支隊層所覆蓋的區域,宏觀層為支隊層或城區范圍。
采用多粒度滾動分析的評價方法實現對不同尺度下的城市道路交通實時服務水平進行計算;層次模型如圖2所示。
實用本發明進行交通服務水平評價的步驟為:
1、對所要評價的交通區域進行層次劃分;
2、采集路段、交叉口的實際交通狀態數據,并輸入微觀服務水平評價子系統中;
3、在微觀服務水平評價系統中首先得到微觀服務水平,并將微觀服務水平數據輸入中觀服務水平評價子系統中;
4、在中觀服務水平評價系統中首先得到中觀服務水平,并將中觀服務水平數據輸入宏觀服務水平評價子系統中;
5、在宏觀服務水平評價系統中首先得到宏觀服務水平。其流程如圖3所示。
其中,檢測數據(基礎數據)由城市中道路檢測設備所采集,并以此為基礎依次對元劃分層次、其他尺度劃分(中觀、宏觀)等進行評價。
微觀層次的服務水平評價,與已有的城市道路服務水平評價相似,即根據實時交通流檢測數據,采用某一指標的評價方法,實現對路段交通狀態等級的定性劃分;其過程如圖4所示,交通狀態等級分為A~F六個等級。
中觀層及宏觀層服務水平評價過程如圖5、圖6所示。
本發明建立了多粒度、分層次的交通實時態勢的分析評估模型,實現了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分析評估交通狀態。同時,為了交通管理的需要,建立了基于交通中隊、交通支隊的交通區域劃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系統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層次模型
圖3為本發明服務水平評價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微觀層次的服務水平評價過程
圖5為本發明中觀層次的服務水平評價過程
圖6為本發明宏觀層次的服務水平評價過程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資源邏輯結構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層次模型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宏觀執勤隊層與支隊層劃分對應關系表
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本發明對北京市交通服務水平進行評價,其系統資源邏輯結構圖如圖7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宏德信智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宏德信智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18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