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關注項定位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81696.4 | 申請日: | 2009-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5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濤;李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關注 定位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關注項定位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IM(Instant?Messaging,即時通訊)軟件的發展,IM軟件集成的功能 也越來越多。IM軟件與用戶的交互主要是通過關注項進行的,例如,以QQ軟 件為例,對其IM關注項進行細分,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好友信息,包括主 面板中的好友節點、聊天窗口和好友資料頁等;群信息,包括群節點、聊天窗 口和群空間的網頁等;個人信息管理,包括個人資料的管理等;IM設置項,包 括設置中心里的各種設置項;以及其他的關注項,如安全相關中啟動IM的保護 程序,修復程序,啟動音樂服務等。
IM軟件功能越多,對應的關注項也越多,對關注項進行快速定位能提高軟 件的易用性和使用效率,通常IM軟件都提供了搜索功能,根據用戶輸入的搜索 信息快速的定位到用戶需要的關注項的信息。
現有的技術方案中,在用戶通過搜索進行關注項的定位時,需要首先建立 關鍵詞列表,并建立關鍵詞與關注項的關聯關系,同時為了保證交互性,需要 保存該關注項的一些必要信息,包括交互方式如直接打開網頁,打開對應的窗 口等方式。在進行關鍵詞的定位時,通常是先提取用戶輸入的搜索信息中的關 鍵詞,然后將獲得的關鍵詞按照預設的匹配算法和關鍵詞列表進行匹配,查找 到匹配的關鍵詞所對應的關注項。最后將查找到的關注項進行篩選和排序呈現 給用戶。
在對現有技術進行研究后,發明人發現:在現有技術方案中,由于必須建 立一個關鍵詞列表,因此當IM軟件中的關注項發生變化時,如需要添加一個新 的關注項時,就需要更新關鍵詞與關注項的關聯關系,修改IM軟件搜索定位邏 輯層的查詢邏輯。而IM軟件的功能需求通常變化較快,導致IM軟件中的關注 項也經常變化,因此現有技術對IM軟件的擴展和維護相對困難。同時,在交互 性方面,因為IM軟件維護比較困難,所以顯示也采用了比較簡單的方式,如主 要是以列表的方式按順序將搜索結果顯示給用戶,因此軟件與用戶的交互性也 相對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快速的定位關注項,提高IM軟件的可擴展性和交互性,本發明實施例 提供了一種關注項定位的方法和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關注項定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預先為即時通訊軟件的關注項定義交互的接口,以使所述關注項能夠被即 時通訊軟件的邏輯層所調用;當添加一個關注項時,則需要向邏輯層提供該關 注項的接口,即時通訊軟件通過該關注項的接口能夠對該添加的關注項進行查 詢及關鍵詞的匹配;
從用戶輸入的搜索信息中提取關鍵字;
獲取所有相關的關注項;
依次判斷所述關注項是否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
獲取所有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的所述關注項,并顯示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 的所述關注項的信息。
所述判斷所述關注項是否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包括:
通過查詢接口將所述關鍵字傳遞給所述關注項,并判斷所述關鍵字是否滿 足所述關注項的匹配條件,如果是,則判斷所述關注項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
所述顯示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的所述關注項的信息,包括:
通過顯示接口顯示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的所述關注項的信息。
所述顯示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的所述關注項的信息之后,還包括:
通過回調注冊接口監聽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的所述關注項的信息,當所述 關注項的信息發生變化時,則更新并顯示所述關注項的信息。
所述獲取所有相關的關注項,包括:
通過調用接口獲取即時通訊IM軟件中的所有的關注項,或,通過調用接口 獲取IM軟件中用戶自定義搜索的關注項。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關注項定位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接口模塊,用于預先為即時通訊軟件的關注項定義交互的接口,以使所述 關注項能夠被即時通訊軟件的邏輯層所調用;當添加一個關注項時,則需要向 邏輯層提供該關注項的接口,即時通訊軟件通過該關注項的接口能夠對該添加 的關注項進行查詢及關鍵詞的匹配;
提取模塊,用于從用戶輸入的搜索信息中提取關鍵字;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有相關的關注項;
判斷模塊,用于依次判斷所述關注項是否與所述關鍵字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16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