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推力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電機葉輪制造原理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1220.0 | 申請日: | 2009-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46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啟山;李容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啟山;李容毅 |
| 主分類號: | F03D3/06 | 分類號: | F03D3/06;F03D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400北京市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推力 外噴式低 阻抗 風力發電機 葉輪 制造 原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的內推力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電機葉輪制造 原理,屬于利用風力發電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在制造方面,普遍采 取的是利用風力對葉輪的葉片產生外推力和分別由兩側對葉 片形成的擠壓力這一原理所完成的葉輪設計。其缺點是:葉 輪迎風面造成的阻力較大、獲得與水平軸風力發電機葉輪同 等功率時的占地面積要大出兩倍以上、利用風力效率極低、 難以制成高效率低成本的風力發電機組。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內推力 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電機葉輪制造原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的內推力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電機葉輪制造 原理,其目的:使葉輪的上輪盤的上部和下輪盤的下部固定 上卷材達到上下密封,在兩個輪盤之間通過安裝上在限位柱 之間能夠水平擺動角度的若干個葉片制成葉輪,進而利用由 葉輪外面向其內部切入的風力順著風向通過改變葉片的擺動 角度來打開向葉輪內部灌入風力的通道,致使在葉輪內部集 中很強的風壓,從中以獲取由葉輪內部向其外面切出的風力 對葉片產生的內推力和由若干個葉片夾縫之間向外噴射而得 到加速的氣流與具有壓力的大氣發生反作用對葉片形成的反 作用力,來推動葉輪帶動垂直軸風力發電機運轉,實現高效 率的將風能轉變成電能。
而參照本發明公開的內推力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電機葉 輪制造原理所制造的葉輪,其先進性和創新性在于:通過降 低葉輪迎風面造成的阻力及合理利用內推力和氣流高速外噴 形成的反作用力,有效的提高了利用風力發電的效率,為制作 高效率的中小型及兆級以上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組提供了可 行性的技術保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公開的內推力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電機 葉輪制造原理實施例主視局部剖視圖;
附圖2為附圖1的A-A轉向俯視剖視,用來輔助說明本 發明公開的內推力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電機葉輪制造原理關 系到的如何構成的內推力和外噴射反作用力以及低阻抗這些 功能的示意圖。
在附圖1、2中,A為上輪盤;B為下輪盤;1為葉輪軸 輔位件;2為上車圈;3為輻條;4為上密封卷材;5為輪轂; 6為頂托;7為中心輸出軸;8為固定軸承盒螺栓;9為軸承 盒及軸承;10為滾柱軸承及索母;11為葉片;12為電磁制動 器;13為支柱;14為下密封卷材;15為支架;16為中心輸 出軸頭;17為固定葉輪輔位架螺栓;18為托輥;19為包腹橡 膠限位柱固定件;20為包腹橡膠限位柱;21為下車圈;K1、 K2、K3、K4為迎風面的葉片受到由葉輪外面向其內部切入的 風力順著風向改變了角度a時成為的打開了向葉輪內部灌入 風力的通道狀態;G1、G2、G3、G4、G5、G6、G7、G8為葉片 受到的由葉輪內部積累的風壓向外面切出的風力對葉片產生 內推力和外噴射對葉片形成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見附圖1、2,本發明公開的內推力外噴式低阻抗風力發 電機葉輪制造原理,其特征在于:使葉輪的上輪盤A的上部 和下輪盤B的下部固定上卷材3和14達到上下密封,在兩 個輪盤A和B之間通過安裝上在限位柱20之間能夠水平擺 動角度的若干個葉片11制成葉輪,進而利用由葉輪外面向其 內部切入的風力順著風向通過改變葉片11的擺動角度a來打 開向葉輪內部灌入風力的通道(見圖2所示K1、K2、K3、K4 氣流向葉輪內部灌入的風力作用葉片擺動角度的狀態),致使 在葉輪內部集中很強的風壓,從中以獲取由葉輪內部向其外 面切出的風力對葉片產生的內推力和由若干個葉片11夾縫之 間向外噴射而得到加速的氣流與具有壓力的大氣發生反作用 對葉片11形成的反作用力(見圖2所示G1、G2、G3、G4、G5、 G6、G7、G7內推力和外噴射反作用力對葉片的作用狀態),做 到高效率的推動葉輪帶動垂直軸風力發電機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啟山;李容毅,未經李啟山;李容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12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