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固體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80978.2 | 申請日: | 2009-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1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勝;王立仕;王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10/40 | 分類號: | H01M10/40;C08L71/02;C08K3/22;H01M10/38;C08J5/18;C01F7/30;C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月娥 |
| 地址: | 100029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固體 電解質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電解質材料及其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固體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可用于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含有納米多孔尖晶石型復合金屬氧化物的復合固體電解質
背景技術
自1973年Wright等人首次發現聚氧化乙烯(PEO)與堿金屬鹽配位具有離子導電性以來,聚氧化乙烯-鋰鹽(PEO-LiX)聚合物電解質體系就以質量輕、無污染,可代替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液體電解質而受到廣泛關注。但未經改性的PEO-LiX固體電解質存在著常溫下離子電導率和鋰離子遷移數低,電化學穩定性和機械性能差等缺點。在PEO-LiX聚合物電解質體系中添加無機材料可得到復合固體電解質,其離子電導率、鋰離子遷移數、電化學穩定性和機械性能等均可得到較大幅度提高。目前添加的無機材料主要分為納米無機材料和多孔無機材料兩大類。
在文獻(1)Nature,1998,394,456-458中,F.Croce等人將納米Al2O3,TiO2顆粒引入到PEO-LiClO4體系中,利用溶液澆鑄法制備了復合固體電解質,其常溫電導率和高溫鋰離子遷移數比PEO-LiClO4有了顯著提高,30℃下離子電導率從10-8S/cm提高到10-5S/cm,90℃下鋰離子遷移數從0.2提高到0.6。
在文獻(2)Journal?of?Power?Sources,2006,156,581-588中,Jingyu?Xi等人把具有多孔結構的分子篩ZSM-5加入到PEO-LiClO4體系中,所獲得的復合固體電解質的常溫電導率和高溫鋰離子遷移數比聚合物電解質PEO-LiClO4有了顯著提高,25℃下離子電導率從10-8S/cm提高到10-6S/cm,90℃下鋰離子遷移數從0.196提高到0.360,同時該電解質還具有良好的電化學穩定性和與鋰的界面穩定性。
若將同時具有納米尺寸和多孔結構的無機材料添加到PEO-LiClO4體系中,則所獲得的復合固體電解質預期將具有更佳的性能,但相關研究尚未見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固體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含有納米多孔尖晶石型復合金屬氧化物的復合固體電解質由聚氧化乙烯、鋰鹽以及納米多孔尖晶石型復合金屬氧化物組成,各組分在復合固體電解質中的質量分數范圍分別為70.0~90.0%,7.1~28.2%和1.4~21.5%。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為1×105~1×106;鋰鹽為LiClO4,LiPF6中的任意一種;納米多孔尖晶石型復合金屬氧化物為ZnAl2O4,其平均粒徑分布范圍為30~70nm,最可幾孔徑分布范圍為6~15nm。
最可幾就是概率最高的意思,最可幾孔徑就是最可能出現的孔徑大小。
本發明納米多孔尖晶石型復合金屬氧化物的制備方法及其工藝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8097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路輸出直流-直流變換器
- 下一篇:引線鍵合芯片級封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