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卻循環水雙排污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9552.5 | 申請日: | 2009-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29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葛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凈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7/04 | 分類號: | B01D37/04;C0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王友彭;鄔靜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 循環 排污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卻循環水系統的水質控制技術,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冷卻循環水雙排污處理方法,廣泛實用于冷卻循環水的水質控制和處理。
背景技術
目前,循環水系統廣泛應用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正常運行使用過程中通常需要解決水質控制、水質處理等問題。常使用的水處理方法是直接過濾,即通過各種類型的過濾器(如石英砂過濾器、纖維球纖維束過濾器、各類網式過濾器)直接過濾水中懸浮物,雜質,控制濁度,再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水質進行防腐、防垢和殺菌處理。這些方法雖解決了系統的懸浮物及抑制系統的結垢、腐蝕和菌藻等問題,但系統的水質控制及控制穩定性問題一直困擾著冷卻循環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如:水處理過程中的雜質排污,水質控制排污均集中在水處理設備一過濾設備本體的一個雜質排污口,同時排污水量與水質控制要求無法匹配,形成水質控制與雜質控制相互矛盾,造成冷卻循環水系統無法正常,經濟,環保,高效的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要提出一種冷卻循環水水質控制處理方法,特別對循環水水質控制的穩定性,通過雙排污及相應的檢測控制手段,確保循環水水質能長期穩定在設計水質要求范圍。
一種冷卻循環水雙排污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控制系統對冷卻循環水水處理系統進行雙重排污控制,采用雙排污口進行水質控制和水質處理。
所述的控制系統具有水質參數檢測、水質排污控制和過濾排污控制,分別通過水質參數檢測傳感器及雙排污閥,對過濾排污口和水質排污口進行水質控制和水質處理。
本發明是對現有冷卻循環水處理方法進行了改進,避免了傳統水處理系統單一排污口排污的弊端。。徹底解決冷卻循環水水處理系統(采用雙排污口)對冷卻水的水質控制和水質處理的重大難題。通過雙排污控制技術,對循環水水質進行穩定控制和處理,確保循環水水質長期穩定,既節約能源,又延長冷卻循環水系統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控制信號輸入輸出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可在現有的水處理的過濾系統上,增設控制器1及水質排污口3。控制器1具有水質參數檢測、水質控制排污和過濾排污控制功能,分別通過水質參數檢測傳感器6排污閥2、4,對過濾排污口5和水質排污口3進行雙排污控制。
首先,按冷卻循環水系統正常運行時對系統內水的水質要求和補水的水質指標,確定冷卻循環水運行的水質控制參數。然后將該控制參數輸入控制器1中,水質參數檢測傳感器6將冷卻循環水的水質參數、實時傳輸到控制器中進行比對。
當冷卻循環水的水質參數超過控制值時,控制器1輸出信號,開啟水質排污閥2、通過水質排污口3進行小流量水質排污調節。
當冷卻循環水的配置的各類過濾器,截留過濾的雜質量超過控制值時,控制器1輸出信號,開啟水質過濾排污閥4,通過過濾排污口5進行過濾排污。
當被檢測的水質參數達到控制值時,控制器1輸出關閉信號,關閉過濾排污閥4,停止排污,補入水進入系統使得系統水質趨好。
重復執行上述水質排污調節過程,最終控制冷卻循環的水質參數穩定在要求的范圍內,完成冷卻系循環水系統水質處理的根本任務,即有效控制循環水水質,始終滿足在設定的水質參數范圍內,以最小的排污量、補水量確保水質。
根據系統運行水質要求、與補水水質預先在控制器1中設定好控制參數(如PH、電導率、濁度,氯離子,ζ電位等),水質參數檢測傳感器6將檢測的信號輸入控制器1處理。當系統水中的各類參數超過設定值時,控制器1打開水質排污閥2,進行水質控制排污。
當系統配置的各類過濾器截留過濾的雜質量參數超過設定參數值時,控制器1打開過濾排污閥4,進行過濾排污。原水的補入改善了系統內水的水質,當系統水的各水質指標都達到設定值時,控制器1關閉排污閥,停止水質排污或過濾排污。通過上述過程實現對雙排污口進行雙重排污控制,達到控制水質,滿足循環冷卻水系統水質全面符合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凈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科凈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95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