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式冷凝器的汽液分離方法及冷凝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9256.5 | 申請日: | 2009-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425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彭曉峰;王珍;陸規;吳迪;張易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B1/06 | 分類號: | F28B1/06;F28F9/02;F28F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寧;關 暢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式 冷凝器 分離 方法 | ||
1.一種立式冷凝器的汽液分離方法,其包括以下內容:
1)設置多組豎直遞減排列的換熱管,各組換熱管通過兩端安裝的多級聯箱連 通,在與聯箱相連通的集液導流管內均設置一漏液阻汽裝置,使各級聯箱的集液 導流管形成獨立的分液空間,漏液阻汽裝置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當量主孔和若干個 當量輔助孔;
2)蒸汽順序進入各組換熱管進行冷凝,冷凝液則流入各級聯箱的集液導流管, 當一個分液空間內的積液較少時,主孔和輔助孔頂部形成的液膜可阻止蒸汽從集 液導流管漏出;
3)當一個分液空間內的積液積累較多時,在壓力作用下積液會首先穿破孔徑 較大的主孔流出,而直徑較小的輔助孔繼續由頂部形成的液膜封??;
4)當一個分液空間內的積液層厚度增大,在壓力作用下會逐步穿破孔徑較小 的輔助孔,同時從主孔和輔助孔流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冷凝器的汽液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主孔當量直徑為2~5mm,輔助孔當量直徑小于2m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立式冷凝器的汽液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阻汽裝置的流通能力由孔隙率S表征:
S=Ap/At
其中Ap,At分別為主孔和輔助孔總流通面積與漏液阻汽裝置表面積的比值,孔隙 率S為汽液相變換熱器系統循環流量的20~50%。
4.一種應用如權利要求1~3所述方法的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換熱單元模塊,所述換熱單元模塊包括多組逐級遞減豎直排列的換熱管, 所述換熱管外設置有翅片;各組所述換熱管通過兩端安裝的多級聯箱連通,在第 一級所述聯箱上設置一進汽口;第一級所述聯箱通過第一組所述換熱管與第二級 所述聯箱連通,第二級所述聯箱通過第二組所述換熱管與第三級所述聯箱連 通,…,直到最后一級所述聯箱;各組所述換熱管伸出至其上方的所述聯箱內部 一定長度,與其下方的連接不需如此;除第一級所述聯箱外其余各級所述聯箱的 底部分別連接一集液導流管,各所述集液導流管并聯連接一排液管;各所述集液 導流管內均設置一漏液阻汽裝置;
所述漏液阻汽裝置上設置有至少一個主孔和若干個輔助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阻 汽裝置為一可鑲嵌入所述集液導流管內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當量 直徑為2~5mm的主孔和若干個當量直徑小于2mm的輔助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 的所述主孔和輔助孔分別為上、下當量直徑相同的直型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 的主孔和輔助孔分別為錐臺孔和變截面通孔之一。
8.如權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基板上的若干輔助孔與所述主孔邊緣相交,形成一整體的梅花狀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體 的梅花狀孔與所述基板的邊緣之間設置有若干獨立的輔助孔。
10.如權利要求4或5或6或7或9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主孔和輔助孔中設置有多孔介質芯。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 孔和輔助孔中設置有多孔介質芯。
12.如權利要求4或5或6或7或9或11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料為金屬材料。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 的材料為金屬材料。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立式汽液分離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 的材料為金屬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925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