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寬脈沖激光器光源掃描輻照制作黑硅材料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8864.4 | 申請日: | 2009-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4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梁松;朱洪亮;林學春;韓培德;王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30B33/00 | 分類號: | C30B33/00;C30B31/20;H01L31/0288;H01L31/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國城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脈沖 激光器 光源 掃描 輻照 制作 材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采用寬脈沖激 光器光源掃描輻照制作黑硅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基于高強度激光掃描輻照的材料表面加工技術受到了廣泛的 關注。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用高強度飛秒激光器光源掃描硅表面,得到 了尺寸精細的金字塔錐形微結構新材料,即所謂的黑硅材料。
黑硅材料的光吸收效率顯著提高(MRS?Belletin,31(2006)594)。 尤其當將硅片置于硫系氣體如SF6,H2S等環境下時,激光器光源掃描后 得到的黑硅材料,在250~2500nm的光譜范圍內對光的吸收效率都超過 90%(Appl.Phys.Lett.,84(2004)1850)。
將該黑硅材料應用于器件制作可以大幅度提高相關硅基光電器件的 性能。例如,利用該種材料制作的硅基光電二極管,器件1000nm波長上 的響應度達到120A/W,比普通商用硅基光電二極管高兩個數量級,在 1330nm和1550nm波長上的響應度分別為50mA/W和35mA/W,比普通 商用硅基光電二極管高五個數量級(Optics?Letters,30(2005)1773)。
目前,在已經公開的黑硅材料制作技術中,所使用的激光器光源都為 波長≤800nm的窄脈沖飛秒激光器光源,光源波長遠小于硅材料的帶隙波 長,使得光對硅的作用僅限于硅表面數微米的厚度范圍內。
另外,所用的高功率窄脈沖飛秒激光器光源結構復雜,價格高昂,不 利于工業化制作黑硅材料。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寬脈沖激光器光源掃 描輻照制作黑硅材料的方法,以制作出對全太陽光譜有強吸收作用的硅微 錐、微粒和微孔的黑硅微結構材料。
(二)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用寬脈沖激光器光源掃描輻照 制作黑硅材料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步驟1:將硅片置于硫系物質環境中;所述硫系物質環境為氣態環境、 粉末態環境或者液態環境;所述氣態環境為H2S或SF6氣態環境,粉末態 環境為S粉末、Se粉末或Te粉末粉末態環境,液態環境為H2SO4或 (NH4)2SO4液態環境;
步驟2:利用經過透鏡聚焦的激光掃描輻照硅片表面,形成具有硅微 錐、硅微粒和硅微洞的黑硅材料;所述經過透鏡聚焦的激光,其波長為 1064nm,脈沖寬度為納秒或微秒或毫秒直至連續直流模式,脈沖頻率為 1~10KHz;所述經過透鏡聚焦的激光,在硅表面單位面積上的照射能量 密度大于硅的熔化閾值1.5KJ/m2。
上述方案中,步驟1中所述硅片為(100)或(111)晶向的n型或p 型硅片。
上述方案中,步驟2中所述在硅片表面層制作出的硅微錐、硅微粒和 硅微洞的長度為0.1~50μm,寬度為0.1~50μm,高度為0.1~50μm。
上述方案中,步驟2中所述黑硅材料,其表面具有1020cm-3的硫系原 子摻雜濃度層。
上述方案中,步驟2中所述黑硅材料對波長在0.2~2.5μm范圍內的光 具有大于85%的吸收率。
上述方案中,步驟2中所述所述激光經過透鏡聚焦后照射在硅表面, 硅表面處在焦點處或者處在欠焦或過焦位置。
(三)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這種采用寬脈沖激光器光源掃描輻照制作黑硅材料 的方法,所使用的激光脈沖寬度為納秒或微秒或毫秒甚至連續直流模式, 波長為1064nm。用這類寬脈沖激光器光源掃描置于硫系物質環境下的硅 晶片,可以制作出對全太陽光譜有強吸收作用的硅微錐、微粒和微孔的黑 硅微結構材料。
2、相對于飛秒激光器,市售寬脈沖激光器光源價格便宜,具有各種 光功率規格,制作黑硅的成本大大降低,利于黑硅材料的制作和普及應用;
3、1064nm波長與硅的帶隙波長接近,能增加激光與硅的作用深度, 便于制作新型硅微錐、微粒和微孔黑硅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88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作黑硅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克隆目的基因5’末端的方法及其專用試劑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