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小型有尾撐無人機的尾翼連接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6615.1 | 申請日: | 2009-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62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沙飛;楊炯;孫毅;俞芳;王建平;李立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F5/00 | 分類號: | B64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周長琪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小型 有尾撐 無人機 尾翼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制造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應用于小型有尾撐無人機的尾翼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有尾撐無人機(通常是雙尾撐)是無人機中的一大類,其優點在于尾撐結構相對于機身結構來說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簡單,雙尾撐結構可以將機身后端的空間空出來用來安裝發動機。為了保證有足夠的螺旋槳旋轉空間,目前凡是采用后推式活塞發動機的無人機絕大多數采用雙尾撐式結構設計。
雙尾撐式無人機的尾部通常由兩根尾撐、兩個垂直尾翼和一個水平尾翼組成;為了分解裝箱運輸的方便,通常這五個部件之間都做成可拆卸式的“活連接”,這樣就帶來了一些問題:
1.從氣動性、加工工藝和外形美觀等方面考慮通常尾撐都設計成圓柱或圓椎型,而平尾和垂尾的端面通常都是平面,平面與弧面連接配合就存在一個表面連接過渡問題。
2.上面所述的這五個部件之間至少存在四個“活連接”,這些連接處的結構設計和電器接口設計會增加整個尾部的重量和生產成本。
3.活動連接的增多,復雜度加大,這會降低飛機的安全可靠性。
4.可拆裝件過多,使飛機的快速展開、回收能力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
現有某些雙尾撐式小型無人機采用的是有翼臺設計,通常機身的寬度會大于水平尾翼的寬度,對于此類無人機來說,有時尾部部件的可拆卸設計并無多大意義,因為機身的寬度已經決定了運輸包裝箱的尺寸大小。因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適用于于小型有尾撐無人機的尾翼連接結構,該連接結構拋棄原有的無人機尾部必須是“活連接”的思想,對于某些小型無人機的尾翼連接設計采用“死連接”方式將平尾、垂尾和尾撐做成一個整體,同時設計出定位銷和工裝卡板來保證此種連接方式得以實施。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的尾翼可拆卸連接設計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在某些無人機(如小型雙尾撐、有翼臺)上采用不可拆卸式連接設計,以達到無人機結構設計上的實用性最大化。
為了實現上述不可拆卸式連接的目的,本發明將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尾撐三者做成一體,定位銷配合以工裝卡板來保證三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組成一個“尾部”大部件。
所述的定位銷為兩頭圓椎形,中間圓柱形的竹木銷。使用時,一邊插入水平尾翼或垂直尾翼上的定位孔中,粘死;另一端插入尾撐的定位孔中,再輔以工裝卡板,這樣便能保證三者間的相當位置關系。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對于尾翼的結構設計用“死連接”代替“活連接”,便于連接部的外形維形。
(2)有效的減輕尾部重量。
(3)降低生產加工復雜度,降低生產成本。
(4)提高飛機的安全可靠性。
(5)便于飛機的快速回收和展開。
附圖說明
圖1是尾翼不可拆卸式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是定位銷零件圖;
圖3是專用工裝卡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適用于于小型有尾撐無人機的尾翼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通過竹木質定位銷1將平尾2或垂尾3與尾撐4進行連接。
如圖2所示,所述的竹木質定位銷的兩頭為圓椎形101,中間為圓柱形102,在所述定位銷1上的圓柱形102部分有一根記號線103,記號線103兩側不對稱,其中記號線左側較長的一端插入水平尾翼2或垂直尾翼3中,并用膩子5粘死;待定位銷1與平尾2和垂尾3連成一體后,記號線103右側較短的一端插入尾撐4中,起到定位作用。
如圖1所示,在垂尾3與尾撐4之間、平尾2與尾撐4之間的縫隙處,用膩子5填實,加固尾翼之間的連接。
所述的膩子5是指在環氧樹脂膠中放入適量的滑石粉,均勻攪拌,使之膠狀,配置成的膩子5。
本發明提供的平尾2、垂尾3與尾撐4之間的連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實現:
(1)將定位銷1上較長一側插入水平尾翼2或垂直尾翼3中,并用膩子5膠粘牢固。
(2)將平尾2兩端的定位銷1分別插入左、右尾撐4的定位孔中,同時放在型架上。
利用左、右垂尾3上的定位銷1將左、右垂尾3與尾撐4插接定位。
(3)用專用工裝卡板7確定垂尾3與平尾2之間的夾角α,如圖3所示,并用弓形夾固定;所述弓形夾與蒙皮接觸面應墊膠皮,夾緊力不宜過大,以防止壓傷垂尾3表面。用繩將左、右尾撐拉緊,用膠帶拉緊垂尾3,使其與尾撐4貼緊。
(4)配制膩子5。在環氧樹脂膠中放入適量的滑石粉,均勻攪拌,使之膠狀,配制成膩子5。
(5)將膩子5填充到垂尾3與尾撐4、平尾2與尾撐4之間的縫隙處,填實并用刮片清除多余的膩子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66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立瓶機構
- 下一篇:用于大排量、長軸距摩托車的方向把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