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心網設備擁塞控制方法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76448.0 | 申請日: | 2009-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2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昊;李凱;蔣云鵬;杜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2 | 分類號: | H04W28/02;H04W2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魏杉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核心 設備 擁塞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尤其涉及一種核心網設備擁塞控制方法與裝置。
背景技術
核心網設備包括:電路域設備、分組域設備和IP多媒體子系統(IP Multimedia?System,IMS)域設備。其中:
電路域設備,例如包括端局交換機、關口局交換機和匯接局交換機等;
分組域設備,例如包括服務GPRS支持節點(Serving?GPRS?Support?Node, SGSN);
IMS域設備,例如包括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模塊(Proxy?Call?Session Control?Function,P-CSCF)、查詢CSCF(Interrogating-CSCF)、服務CSCF (Serving-CSCF)和媒體網關控制功能(Media?Gateway?Control?Function, MGCF)等。
現有技術中,核心網設備(以移動交換機MSC為例)可以實現的主要功 能,包括:
呼叫控制功能、業務提供功能、系統過負荷控制功能、路由、地址解析功 能、網絡互通和信令網關功能;
支持漫游用戶數據管理,包括歸屬位置寄存器(Home?Location?Register, HLR)向拜訪位置寄存器(Visitor?Location?Register,VLR)提供用戶數據,通 知VLR改變用戶數據等;
支持鑒權與安全性管理,包括支持HLR/AuC鑒權用戶數據過程及鑒權算 法;
支持移動性管理功能,包括一般性位置登記、移動用戶清除及周期性位置 更新等。
當MSC發生過載(即出現擁塞)時,目前有兩類擁塞控制方案:
方案一:自身擁塞控制。
當MSC發生過載時,啟動過載控制機制,對來話、去話、短信、位置更 新等采取適當的按比例拒呼。該方法只能盡量避免自身過載導致的宕機危害。 因為在該方法中,擁塞局無法將擁塞信息傳遞給其它局,故而其它局并不知道 擁塞局已經發生了過載情況,依然會將大量呼叫發送到擁塞局,而擁塞局在拒 絕呼叫或者短信的過程中也需要消耗自身資源,當其它局源源不斷地將呼叫或 短信發送到擁塞局時,可能會導致擁塞局無法及時拒絕呼叫而徹底宕機。
方案二:聯動擁塞控制。
當MSC在發生擁塞時,MSC啟動擁塞控制,當其通過REL消息拒絕它 局發來的呼叫時,在REL消息中增加自動匹配擁塞級別(Automatic?Congestion Level,ACL)信元,其中ACL信元的內容為:
收到帶有ACL信元的REL消息的端局應當根據不同的ACL值,啟動聯 動流量控制機制,按比例拒絕由其發出到達該擁塞局的呼叫。
在現有技術的上述聯動擁塞控制方法中,擁塞局能將擁塞信息傳遞給其它 局,故而其它局可以適當降低到擁塞局的呼叫量或短信發送量。但在該聯動擁 塞控制方法中,當擁塞發生時,拒呼比例只能靠經驗配置,不夠精確;如果配 置的拒呼比例過小,則不能有效地進行擁塞控制,有可能最終導致擁塞局宕機; 而如果配置的拒呼比例過大,雖然可以確保擁塞局不發生宕機事件,但過多地 限制了呼叫,不能盡量多地為用戶提供服務,不能達到服務最優化和資源利用 率最大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核心網設備擁塞控制方法與裝置,當核心網設備發生擁塞 時,能較精確地確定出拒呼比例進行全網聯動擁塞控制;且在實現擁塞控制的 同時,能為用戶提供盡量多的服務。
本發明提供的核心網設備擁塞控制方法,包括:
當檢測到核心網設備的負荷量超過設定閾值時,在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各負 荷因素中確定出需要控制的過負荷因素;
獲取所述核心網設備的各負荷因素當前時段對應的單位時間呼叫量;
根據所述各負荷因素當前時段對應的單位時間呼叫量,計算出所述各負荷 因素中除所述過負荷因素外的其余負荷因素當前時段對應的負荷量;
根據所述核心網設備的負荷量上限,所述其余負荷因素當前時段對應的負 荷量和所述核心網設備的空載負荷量,得到所述過負荷因素當前時段對應的負 荷量;
根據所述過負荷因素當前時段對應的負荷量確定出所述過負荷因素當前 時段對應的最大單位時間呼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64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