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藥液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5400.8 | 申請日: | 2009-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47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宏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宏虎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6 | 分類號: | A61K36/756;A61K9/00;A61P17/02;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賈俊峰 |
| 地址: | 046600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燒傷 燙傷 藥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醫藥領域,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燒傷燙傷的藥液。
背景技術
燒傷燙傷是一種多發病,西醫治療燒傷、燙傷的方法有包扎法和暴露法。包扎法是指在將創面進行手術清創后,再用厚層的吸水性的敷料包扎,使創面與外界隔離,防止污染和吸干滲液。暴露法是對創面清創后,利用烘床控制室溫和室內濕度,對創面進行烘干。這兩種方法都必須在無菌室內進行,且費用昂貴。
中醫治療的方法也很多,有正紅花油和燒傷膏,治愈效果也很好,但在治療過程中易感染,治療時間長,有時易留下疤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藥液,該藥物療效顯著、作用時間快,抗感染力強,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治愈燒傷燙傷,且不留疤痕。
提供一種上述藥物的制備方法,是本發明的另一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虎仗15-25????地榆15-25????紫草15-25
黃柏15-25????大黃15-25????冰片1-3
薄荷片1-1.5。
上述各組份的藥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涂抹液。
將上述各組份制成本發明涂抹液藥物的具體制備方法是:
將虎仗、地榆、紫草、黃柏、大黃按照上述重量份數量取后,放入高溫香油內炸至諸藥顏色變黃,去渣留液,冷卻,再將冰片和薄荷片放入濾液中,分裝制得本發明所述產品。
治療方法:每日4次,間隔6小時涂抹于患處。
有益效果
應用本發明藥物臨床治療燒傷燙傷病人82例,女42例,男40例,治愈率為100%,無疤痕100%,療效確切。
本發明所述藥物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止痛化腐生肌之功效,對各種原因造成的燒傷燙傷能快速止痛,預防感染。與濕潤燒傷膏、京萬紅膏相比,本藥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
本發明藥物有價格低、療程短、無副作用、愈后不留疤痕等優點。加之燒傷燙傷發生率較高,因此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市場前景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取虎仗20kg、地榆20kg、紫草20kg、黃柏20kg、大黃20kg,放入高溫香油內炸至諸藥顏色變黃,去渣留液,冷卻,再將冰片2kg和薄荷片1kg放入濾液中,以50ml為標準分裝制得本發明所述產品。
使用時每日4次,間隔6小時涂抹于患處。
病例1、李翠平,女,48歲,長子縣宋村中學任教。于2003年1月2日,在晚間做飯時,被食油燒傷面部,疼痛難忍,病人極度焦慮,惟恐顏面留下疤痕,使用本發明涂于局部,立即止痛。囑病人每日用藥數次,無用其它任何藥物,一周后結痂痊愈。
病例2、李梅則,女,47歲,長子縣宋村鄉宋村人。于2004年5月4日,不慎打翻熱水瓶,燒傷小腹左側小腿及腳面部,求之鄰村治燒傷名醫,用藥三天不見好轉,后用本發明,痛止,10天后結痂全愈。
病例3、蘆葦,男,5歲,系長子縣宋村鄉宋村,患兒于12月2日上午10時許跌于燒紅的煙筒上,燙傷左手背及左腿部,其父母急抱患兒前來就診,當時觀察患部紅腫起有水泡,即用消毒針挑破水泡,速涂本發明,數分鐘后止痛,7天后觀察,無感染,已結痂痊愈。
病例4、吳文奎,男,24歲,漢族,農民,系長子縣南漳鎮北漳村人。患者于2008年11月10日,因工作不慎被煤氣燒傷面部,隨后面部出現紅腫水泡疼痛。先用消毒針具刺破水泡,立即使用本發明,日數次,2周后痊愈。
病例5、趙紫函,女,3歲,系長子縣宋村鄉宋村。于2009年2月3日,母親不慎打翻熱水瓶,燒傷患兒頸部,用本發明外用,無用其它任何藥物,幾天后結痂痊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宏虎,未經張宏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54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服用于治療心血管病的中藥配方
- 下一篇:一種復方爐甘石洗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