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焦爐氣生產甲烷的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4977.7 | 申請日: | 2009-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7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申曙光;張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9/04 | 分類號: | C07C9/04;C07C1/04;C07C1/12;C07C7/12;C07C7/144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戎文華 |
| 地址: | 030024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焦爐 生產 甲烷 工藝 | ||
技術領域
一種涉及焦爐氣生產甲烷的工藝,包括對焦爐氣的凈化處理,加壓后進行分離得到甲烷 以及混合產物的一種焦爐氣生產甲烷的工藝。
技術背景
焦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焦爐氣,其一般組成為:H2:40~70%,CH4:10.0~30.0%, CO:5~15%,N2:2~10%,CO2:1~5%,CnHm:2~4%,O2:0.1~1.5%以及少量雜質。其主要用途 是發電,生產甲醇、氨、尿素、氫氣、生產和生活用煤氣,還有部分焦爐氣直接燃燒排放, 利用率不高且污染大氣。
焦爐氣生產甲烷的方法分為兩種,即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其中,化學方法的甲烷化反 應原理如下:
從上述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出反應是可逆的,所以,如果反應物中含有生成物甲烷,則會 降低反應速率,進而影響收率。
物理方法包括變壓吸附分離、深冷分離和膜分離三種分離方法,其特點是對混合氣體中 的目標氣體進行提純。
現有文獻公開報道的有CN1952082A的“一種采用物理方法分離焦爐氣生產液化天然氣的 方法”,該方法將處理后的焦爐氣加壓至一定壓力,脫硫、脫焦油和除雜凈化工序后進行變 壓吸附,分別得到氫氣、一氧化碳、氮氣和低碳烴。低碳烴處理后得到液態甲烷,氫氣、一 氧化碳等儲存備用,氮氣排入空氣。該方法是單純的物理提純方法,甲烷產量僅限于原料氣 中存在的甲烷,其體積百分比在10~30%之間。單純采用物理方法獲得甲烷存在的一個共同問 題是分離出甲烷后,剩余的氫氣、一氧化碳等被儲存或者是用作燃料,因此,焦爐氣生產甲 烷的收率受到了很大影響。
現有文獻公開報道的有CN?101100622A的“一種利用焦爐氣生產合成天然氣的方法及其裝 置”,該專利的焦爐氣經脫焦油、脫硫脫氨、壓縮和精脫硫凈化工序后進行補碳,然后在催 化劑的作用下直接進行甲烷化反應,得到以甲烷為主的混合氣,混合氣再進行濃縮、提純得 到合成天然氣。存在的問題是凈化后的焦爐氣未經甲烷分離,而直接進行甲烷化反應,降低 了反應速率和反應收率;其次是將焦爐氣生產合成天然氣后剩余的二氧化碳直接除去,PAS 尾氣直接進入焦爐系統進行燃燒,這樣焦爐氣生產合成天然氣的收率也同樣受到了很大影響。
現有文獻公開報道的有CN?1919985A的“一種利用焦爐氣制備合成天然氣的方法”,該方 法是將焦爐氣進行脫硫、脫焦油和除雜凈化工序后,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直接進行甲烷化反應, 反應完成后,以甲烷為主的混合氣(其中,按體積百分比為:H242.76%,N25.2%,CH4+CnHn51.76%) 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返回甲烷化裝置以稀釋反應器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另一部分 則進入變壓吸附裝置進行分離,分離出氫氣(39.48%)和以甲烷、氫氣、氮氣為主的合成天 然氣(其中,按體積百分比為:H23.28%,N25.44%,CH4+CnHn90.85%),分離出的氫氣(39.48%) 用作燃料。該方法存在的不足之處是:①凈化后的焦爐氣沒有經過甲烷分離,而直接進行甲 烷化反應。由甲烷化反應原理以及焦爐氣的組成可知,反應可逆且反應物中含有一部分甲烷, 所以,降低了甲烷化反應的速率。②甲烷化反應后,以甲烷為主的混合氣體,一部分返回甲 烷化裝置,使甲烷化反應器中的甲烷濃度提高,由反應原理可知,甲烷化反應速率進一步降 低,直接導致反應時間、循環周期以及催化劑用量的增加。③焦爐氣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含量較少,而氫氣的含量較多,多達39.48%的氫氣沒有轉化為甲烷。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49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