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中殘余奧氏體熱穩定性的測量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3967.1 | 申請日: | 2009-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4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侯鄧錄;孫世清;潘成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72 | 分類號: | G01N27/7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國 |
| 地址: | 050016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殘余 奧氏體 熱穩定性 測量方法 | ||
1.一種鋼中殘余奧氏體熱穩定性的測量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鋼的前處理
選擇高碳鋼,經鑄造、軋制、軟化退火,軟化退火工藝為:1093K加熱1h,以10K/h的速度緩冷至963K,然后空冷至室溫,淬火加熱溫度為1133K,保溫時間30min;
(2)磁性的高溫或低溫測試
將不同淬火態的高碳鋼用電火花方法切割成直徑2mm,長2mm的塊狀樣品,磁性測量在振動樣品磁強計上進行,在測試前振動樣品磁強計經鎳標樣標定,高溫磁性測量的溫度循環范圍為300K~1173K,低溫磁性測量的溫度循環范圍為300K~10K,所施加的磁場強度為0.79×106A/m,高溫磁性測量的加熱速度為3~5K/min,冷卻速度為10K/min,低溫磁性測量的加熱和冷卻速度均為10K/min,在設定的溫度到達1min后測定飽和磁化強度值;
(3)鋼中殘余奧氏體量的計算
高于300K時殘余奧氏體量的分解情況用式(1)求得:
式(1)中MH(T)和MC(T)分別是加熱和冷卻時同一溫度的飽和磁化強度值,Δ是加熱曲線相對于冷卻曲線的最大過沖值;
低溫磁性測量時,殘余奧氏體的轉變情況由式(2)求得:
式(2)中MH(T)和MC(T)分別是加熱和冷卻時同一溫度的飽和磁化強度值,T0為300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師范大學,未經河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39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