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毫米波雙通道穩相接收前端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73888.0 | 申請日: | 2009-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518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民;史東湖;張政偉;趙云;劉凱輝;劉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B7/185 | 分類號: | H04B7/185;H04B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科誠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文慶 |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西***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毫米波 雙通道 相接 前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通道穩相接收前端,特別是在對中繼衛星通信測控 中的一種毫米波雙通道穩相接收前端。
背景技術
中繼衛星地面終端站天線采用單脈沖雙通道跟蹤方式,這種跟蹤方式的 關鍵就是要求保持和差通道的相對一致性,中繼衛星工作在毫米頻段,其 波長只有S頻段波長的十分之一。在以往的S頻段統一測控系統中,時延 變化引起的相位變化不大,不會影響系統工作,因此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 而在毫米頻段,波長只有十幾毫米,而根據傳輸線理論,四分之一波長的 變化將使器件的電氣特性相反,一個小小的長度改變將使系統的相位產生 巨大變化。
中繼衛星系統采用線極化工作方式,所以中繼衛星地面終端站天線也 必須是線極化,同時為了適應衛星在各種姿態下都能正常接收,地面終端 站天線的線極化角度必須能夠隨時調整,這就是說和通道的饋源輸出口是 一個活動的,那么接收前端必須固定在一個旋轉體上,跟著饋源隨動,才 能使波導口相對固定。而差通道的極化方式是不需要調整的,這就意味著, 差通道接收前端與和通道接收前端之間有相對位移,不能安裝在同一個位 置,其間只能靠電纜連接。
為了保證系統的中頻信號與射頻信號之間的相位繼承性,和、差通道 設備必須使用同一個本振信號,本振設備可以固定在旋轉體之外,以減輕 旋轉體負載。本振信號通過電纜分別輸送到和、差通道下變頻器。
所有設備在地面調整測試(包括溫度適應性試驗)合格以后,安裝到 位,系統能夠正常工作。然而,當環境溫度變化時,和差通道之間的相位 差急劇變化,天線偏離目標,以致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急需一種可行的穩 相措施來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有效的減小尤其 是在環境溫度變化時減小和、差通道之間的相位變化的毫米波雙通道穩相 接收前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毫米波雙通道穩相接收前端,包括第一本 振、和通道LNA、差通道LNA、和通道下變頻器、差通道下變頻器,第一本 振通過和通道本振調整電纜、差通道本振電纜分別與和通道下變頻器、差 通道下變頻器相連,毫米波通過和通道輸入波導、差通道輸入電纜分別與 和通道LNA、差通道LNA相連,差通道LNA通過差通道輸出電纜與差通道下 變頻器相連,和通道LNA通過調整電纜與和通道下變頻器相連。
和通道LNA、和通道下變頻器通過和通道輸入波導固定在饋源極化調整 旋轉體上。
上述的調整電纜具有
L3-和通道輸入波導實際長度;
L4-差通道輸入電纜固定長度;
L6-差通道輸出電纜固定長度;
L8-差通道本振電纜固定長度;
L7-和通道本振電纜固定長度;
λ為射頻信號在自由空間的波長;
λg為射頻信號在波導中的波導波長;
λL為本振信號在自由空間的波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38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發送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CLB結構及CLB優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