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然石墨濕式篩分及正壓濃相輸送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3371.1 | 申請日: | 2009-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32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董洪順;盧元軍;孫曉飛;喬波;呂德祥;張富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雞西柳毛石墨資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B1/00 | 分類號: | B07B1/00;B65G5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814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 石墨 篩分 正壓 濃相 輸送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石墨篩分及輸送工藝,尤其涉及到天然石墨濕 式篩分及正壓濃相輸送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石墨行業的篩分及輸送所采用的技術,主要是利用高 方篩進行干式篩分和稀相負壓輸送的工藝。這種工藝的缺陷:
一是傳統的高方篩干式篩分,是在石墨產品的負目(-100) 達到碳份要求后,再進行脫水、烘干、分級等工序,這就造成大 鱗片石墨(+100目)在前端的磨浮工藝中,在達到碳份要求的 前提下,仍然繼續在流程中進行磨礦、浮選,致使大鱗片被破壞, 造成大鱗片石墨的損失。
二是傳統的稀相負壓輸送工藝,在石墨半成品輸送過程中, 當物料小于設計能力時,造成動力資源浪費;當物料大于設計能 力時,則選分機、旋風除塵器、布袋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大幅度降 低,導致大量的石墨隨著9-26-6.3型高壓離心風機,以每小 時11000立方米/小時的風量由風機的正壓排風管,排入空氣中, 不但造成環境嚴重污染,而且石墨回收率大大降低。
總之,在石墨行業中采用干式篩分、負壓稀相輸送工藝,存 在工藝復雜、能耗高、污染環境、石墨回收率低、浪費資源等不 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簡單、能耗低、不污染環 境、可以大大提高石墨回收率的天然石墨濕式篩分及正壓濃相輸 送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所述的天然石墨濕式篩分工藝 步驟如下:
1、將石墨礦石通過碎礦、磨礦、選別等工序,制作成正目石 墨達到碳份要求的石墨礦漿;
2、將石墨礦漿通過輸送設備輸送到消泡設備進行消泡;
3、將消泡后的石墨礦漿送入濕式篩分設備進行篩分;
4、將篩分后的篩上正目石墨產品經脫水、烘干后進行分級, 按不同級別進行包裝,稱重,即為不同規格的正目石墨產品;
5、將篩分后的篩下負目石墨繼續進行磨浮,在負目石墨達到 碳份要求后,進行二次濕式篩分;
6、將二次濕式篩分后的篩上正目石墨輸送回至一次濕式篩分 后的正目石墨處,并與之混合成正目石墨產品;
7、將二次濕式篩分后的篩下負目石墨經脫水、烘干后,通過 正壓濃相輸送,并經簡單除渣后,進行包裝、稱重,即為負目石 墨產品。
所述的正壓濃相輸送工藝步驟如下:
1、將脫水、烘干后的篩下負目石墨送入輸送罐內,在達到 要求的輸送量后,關閉進料閥;
2、在輸送罐底部向輸送罐內充入壓縮空氣,直至輸送罐內 的石墨與空氣形成流體化狀態后,關閉進氣閥,打開排料閥;
3、呈流體化狀態的石墨,在罐內壓力的作用下,沿輸送管 路輸送到指定地點;如此循環往復,完成篩下負目石墨的正壓輸 送。
本發明的特點:采用濕式篩分工藝可有效避免大鱗片晶質石 墨的礦石資源的流失,可使天然石墨大鱗片提取率提高3.65%, 石墨回收率提高5.34%。正壓濃相輸送工藝簡單、可靠,氣固比 高,可使尾氣排放量由原來的11000立方米/小時降低到20立方 米/小時。同時,可大大降低尾氣排放,減少環境污染,經濟效 益和環境效益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與技術方案完全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雞西柳毛石墨資源有限公司,未經雞西柳毛石墨資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33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