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波長和輸出光強度可控的延遲器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3315.8 | 申請日: | 2009-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8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掌蘊東;張敬;袁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6/26 | 分類號: | G02B6/2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哈科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崔東輝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波長 輸出 強度 可控 延遲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波長和輸出光強度可控的延遲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依據制作光纖耦合器的耦合比參數,經過數值仿真分析兩個耦合器耦合比的不同匹配條件,按照耦合器的耦合比值從99∶1到1∶99進行耦合理論計算,模擬出在兩個耦合比值互不相同的情況下,獲得同樣輸出光強,使延遲器出現相同或不同的延遲時間;
步驟二:同時微小的減小光學耦合諧振系統中兩個環形諧振器的長度,可以精細調節延遲器輸出的諧振波長,使輸出光波的頻率可以控制;同時較大幅度增加光學耦合諧振系統中兩個環形諧振器的長度,慢光區域的帶寬和諧振波長明顯變寬,延遲器的延遲時間相應增加;
所述的一種波長和輸出光強度可控的延遲器,它包括光源、光纖、第一耦合器(2)、第二耦合器(4)、第一探測器(7)和第二探測器(8),第一耦合器(2)和光纖耦合形成第一環形諧振器(1),第二耦合器(4)和光纖耦合形成第二環形諧振器(3),第一環形諧振器和第二環形諧振器共同組成光學耦合諧振系統;光源被分束后一部分通過光學耦合諧振系統連接第一探測器(7),另一部分光源直接連接第二探測器(8);所述的第一環形諧振器和第二環形諧振器,在相同光強輸入的條件下,通過調節第一環形諧振器和第二環形諧振器中耦合器的耦合比,二者按照一定的匹配關系使延遲器輸出的光強度相同;通過改變第一環形諧振器和第二環形諧振器的長度,調節諧振波長及慢光帶寬也即是延遲器所能得到的延遲時間;所述的光纖為普通單模光纖Corning?SMF-28;所述的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改變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耦合比的參數來滿足輸出光強的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33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