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馬鈴薯葉面調理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3127.5 | 申請日: | 200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3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馮乃杰;孫冬梅;鄭殿峰;張春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慶坤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孫淑榮 |
| 地址: | 163319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鈴薯 葉面 調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馬鈴薯葉面調理劑,是一種含生物調節成分的多功能葉面肥料。
背景技術:
現代農業的發展得益于農業投入品的大量生產和使用。多種統計結果均顯示了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在生產中的重要貢獻率。化肥的大量投入是現代農業高生產力的重要物質保證。隨著農業投入品種類的不斷增加,葉面肥在農作物上的應用日益廣泛。根據世界肥料發展總趨勢的要求,葉面肥發展趨勢應為綠色環保化。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價值觀念,將首先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盡管目前綠色產品的開發和消費數量有限,但人們已看到這類產品的市場潛力。強大的市場需求必然會推動葉面肥的生產開發。通過葉面噴肥,可以使農作物在生育后期根系吸肥能力衰退時通過葉面補充營養。既可以補充大量元素,也可以補充微量元素,同時還可以防止肥料被土壤固定,用量少見效快,對增加作物產量和改善作物品質效果明顯。當前,葉面肥的應用已經成為現代農業栽培技術體系中提質增效的關鍵技術。
目前,葉面肥產品主要有三種類型,即通用型、專用型和多功能型。通用型葉面肥由于適用的作物和地區范圍較為廣泛,但針對性差,具體到某一地區某一作物時可能出現有的養分過剩、有的養分缺乏或不足的現象。專用型是針對特定地區、某種作物的供肥需肥特點而對養分進行了合理的配比,針對性強,肥效好,經濟效益較高,但適應范圍有限。在80年代初期有些葉面肥也開始復配,多功能葉面肥中絕大多數是植物營養調節型,目前常見的有氨基酸復合營養液類、腐殖質多元素葉面肥類、稀土多元素復合葉面肥類、各種激素與無機元素復配類、微量元素螯合物以及其他調節作物生長功效的各種葉面肥,多功能的葉面肥則兼有調節作物生長、防蟲、治病、除草等功效。
研究表明,在馬鈴薯施肥過程中,主要以大量元素氮磷鉀和有機肥料為主(孟賜福,1993;劉效瑞,1996)。近幾年來,隨著栽培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逐漸得到了重視(杜長玉,1999;龔舉品,1999)。洪海波等(2005)研究了“益果靈”在油菜、馬鈴薯等作物上的應用,結果表明,葉面噴施“益果靈”調節劑在不同地區提高產量的幅度在4.9-8.25%。李寶華等(2002)研究了馬鈴薯生長期噴施調節劑對其產量及淀粉含量的影響,研究表明,使用各種調節劑可使馬鈴薯增產8.20%-12.85%,明確使用各種調節劑可降低馬鈴薯淀粉含量3.44%-0.89%,但不影響馬鈴薯淀粉的總產量。韓冬梅(2008)研究認為,葉面噴施富萬鉀有機鉀肥、大民鉀王可明顯提高馬鈴薯商品薯產量和馬鈴薯的總產量。林平等(1994)研究了甘薯膨大素、增產菌和多效唑三種葉面肥對馬鈴薯生長及產量的影響,研究認為,增產菌和多效唑同時使用,可明顯提高產量。
縱觀以往研究可以看出,馬鈴薯生產中應用的葉面肥大多是植物激素、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復合而成,產品種類繁雜,多數為無機型,少數是有機型,如氨基酸、腐植酸等,有些葉面肥產品施用后在土壤和農作物中造成殘留,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品質,嚴重危害了人類的健康。有些葉面肥噴施后收獲的馬鈴薯不耐貯藏,同時在施用中也存在很大盲目性,作用單一,施用效果不很理想。
當前葉面肥應用已經成為提高作物產量的重要手段。以往不同類型的葉面肥產品主要存在三個問題,其一是大約有40%的產品成分較為單一,致使許多葉面肥應用時表現出較單一的作用效應,其二是某些葉面肥在組方中應用了高毒、高殘留的物質,致使有害成分在土壤、甚至在農產品中造成了殘留,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的品質,同時也制約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三是有些葉面肥產品盡管應用了幾種物質復合而成,作用效果不很明顯。綜合分析可以看出,以往的某些葉面肥產品,不符合當今國內外肥料發展的多元高效化、復合專用化、長效多功能化和綠色環保化的總趨勢,因此,目前馬鈴薯生產上急需一種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集于一體的、同時又環保的多功能葉面肥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馬鈴薯葉面調理劑,該產品克服了以往馬鈴薯葉面肥的毒性高、殘留嚴重和作用效果不明顯等缺點,同時具有提高馬鈴薯產量、改善馬鈴薯品質,減少環境污染的優點,對生產無公害的馬鈴薯產品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慶坤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慶坤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31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