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炭團菌抑菌活性成分防治松枯梢病制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072152.1 | 申請日: | 2009-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73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宋瑞清;高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林業大學;宋瑞清;高海燕 |
| 主分類號: | A01N63/04 | 分類號: | A01N63/04;A01P3/00;C12P1/02;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龍江省哈爾***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炭團菌抑菌 活性 成分 防治 松枯梢病 制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松枯梢病生物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松枯梢病是一種發病普遍、危害性大的世界性的傳染性病害,世界上20多個國家先后報導了松枯梢病發生及其危害。近年來,在遼寧、內蒙古、吉林的部分苗圃的一年生松幼苗上發現枯梢病,該病在幼苗上蔓延迅速,造成頂芽枯死、根莖腐爛、枯葉,已成為當前松育苗生產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黑龍江、吉林、遼寧各省普遍發生樟子松枯梢病,引起樟子松人工林成片枯死,嚴重時可導致大面積松林死亡。目前,樟子松枯梢病已日益為人們所重視,已列為我國重要的森林病害進行研究。目前枯梢病的防治極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于化學防治,這雖然給林業生產帶來了很高的效益,但是,環境污染、生態系統自然平衡的破壞等諸多弊端也隨之而來。因此,尋找高效的生物防治菌株刻不容緩。
在Answorth?1973真菌分類系統中,炭團菌(Hypoxylon?perforatum(Schwein.)Fr.)隸屬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核菌綱(Pyrenomycetes)、球殼菌目(Sphaerial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團菌屬(Hypoxylon)。目前,有關炭團菌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由炭團菌引起的病害,二是對該屬內幾種海洋真菌代謝產物的研究。經檢索未發現與本發明相關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炭團菌抑菌活性成分防治松枯梢病制劑的制備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的制備-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炭團菌抑菌活性成分制劑制備。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采用的原料為可再生的菌物資源,來源豐富、價廉,對松枯梢病菌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本發明具有高效、微毒、無公害等特點,對防治松枯梢病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的制備:采用改良馬鈴薯葡萄糖(PD)液體培養基,培養基的配方為:馬鈴薯150g、葡萄糖17g、KH2PO42.5g、MgSO41g、水1000ml,pH5,對炭團菌菌絲體進行搖床發酵培養10天,接種量0.5%,裝液量40%,發酵培養條件為:溫度25℃,搖床轉數140r/min,
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將培養10天的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用無菌紗布過濾后,與乙酸乙酯按重量體積比1∶3混合,常溫下靜止放置5天,萃取后棄下層濾液,將上層有機溶劑以30℃真空旋轉蒸發除去溶劑得到抑菌活性成分,
炭團菌抑菌活性成分制劑的制備:將抑菌活性成分用10%吐溫80溶液溶解,恢復為原發酵液過濾液體積的1/10。
實施例2、
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的制備:采用改良馬鈴薯葡萄糖(PD)液體培養基,培養基的配方為:馬鈴薯200g、葡萄糖19g、KH2PO43.0g、MgSO41.5g、水1000ml,pH5.5,對炭團菌菌絲體進行搖床發酵培養12天,接種量1.0%,裝液量45%,發酵培養條件為:溫度28℃,搖床轉數150r/min,
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將培養12天的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用無菌紗布過濾后,與乙酸乙酯按重量體積比1∶3混合,常溫下靜止放置8天,萃取后棄下層濾液,將上層有機溶劑以30℃真空旋轉蒸發除去溶劑得到抑菌活性成分,
炭團菌抑菌活性成分制劑的制備:將抑菌活性成分用10%吐溫80溶液溶解,恢復為原發酵液過濾液體積的1/10。
實施例3、
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的制備:采用改良馬鈴薯葡萄糖(PD)液體培養基,培養基的配方為:馬鈴薯250g、葡萄糖22g、KH2PO43.5g、MgSO42g、水1000ml,pH6,對炭團菌菌絲體進行搖床發酵培養15天,接種量1.5%,裝液量50%,發酵培養條件為:溫度30℃,搖床轉數160r/min,
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將培養15天的炭團菌菌絲體發酵液用無菌紗布過濾后,與乙酸乙酯按重量體積比1∶3混合,常溫下靜止放置10天,萃取后棄下層濾液,將上層有機溶劑以30℃真空旋轉蒸發除去溶劑得到抑菌活性成分,
炭團菌抑菌活性成分制劑的制備:將抑菌活性成分用10%吐溫80溶液溶解,恢復為原發酵液過濾液體積的1/10。
炭團菌抑菌活性成分制劑對松枯梢病菌(Sphaeropsis?sapinea)菌絲生長抑制率為73.20%,對孢子萌發抑制率為91.63%,對小鼠的半致死劑量LD50>13200mg/kg,為微毒,對自然環境下的紫外線、溫度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還原能力和良好的耐熱性,長期貯存不影響抑菌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林業大學;宋瑞清;高海燕,未經東北林業大學;宋瑞清;高海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21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