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污水前置反硝化生物濾池的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1318.8 | 申請日: | 2009-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5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韓洪軍;李雨霏;王煨冬;叢惠琴;王英偉;馬文成;胡宏博;張凌瀚;林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0;C02F1/52;C02F1/58;C02F1/3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單 軍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市 污水 前置 硝化 生物 濾池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現有建成運行的污水處理廠,尤其是城市污水廠,大多數采用的是傳統活性污泥法及其變形工藝,但是傳統的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存在著對氨氮去除不理想,水處理效果差的問題,且在活性污泥處理過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出大量的剩余污泥,這些剩余污泥中飽含著各種污染物,需要對剩余污泥處理后才能排放出去,增加了污水處理的成本,由于活性污泥法不宜采用過高的有機負荷,因而池容積需要較大,活性污泥法的占地面積較大。
曝氣生物濾池法是充分借鑒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法和普通快濾池的設計思路,即將生物接觸氧化與過濾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已有數千座污水池廠采用了這種技術,應用范圍也由最初城市污水、微污染飲用水、生活雜排水等的處理,發展到食品、釀造、造紙等各種工業有機污水處理。由于曝氣生物濾池本身的性質特點,目前污水廠多采用二級或三級曝氣生物濾池工藝,也有用前置或后置反硝化工藝,但是普遍存在著處理流程長、效果差的問題,其中現有的前置反硝化工藝處理城市污水時,往往由于進水中C/N不足而需要外加碳源進行反硝化作用,增加了水處理的運行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的水處理方法處理流程長,處理效果差,占地面積大以及污水處理成本高的問題,而提供了一種城市污水前置反硝化生物濾池的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城市污水前置反硝化生物濾池的處理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一、城市污水依次經過粗格柵、中格柵、轉鼓式細格柵、旋流沉砂池和水解酸化沉淀池進行預處理;二、預處理后的出水和清水池回流來的硝化液一起進入缺氧生物濾池,控制缺氧生物濾池的TN容積負荷為1~2.5kg/m3·d,上升流速為10~12m/h,水力停留時間為0.2~0.8h,硝化液的回流比為100~150%,缺氧生物濾池中的濾料是生物陶粒,濾料的粒徑為6~8mm,濾料層厚度為2~2.5m;三、缺氧生物濾池出水進入曝氣生物濾池進水的配水廊道中,配水廊道中污水的流速為1.7~2m/s;將質量濃度為28%~32%的FeCl3溶液以9~11mL/s的流速加入配水廊道中,FeCl3溶液與配水廊道中的污水混合進行后置反硝化化學除磷;四、配水廊道的出水進入曝氣生物濾池,控制曝氣生物濾池NH3-N容積負荷為0.2~0.3kg/m3·d,BOD容積負荷為2~2.5kg/m3·d,濾速為2~6m/h,曝氣生物濾池中的濾料為生物陶粒,濾料的粒徑為4~6mm,濾料層厚度為2.5~3.2m;五、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的出水進入到清水池中,清水池中50%~60%的出水作為硝化液回流至缺氧生物濾池中,剩余的出水進入紫外消毒設備,在紫外線劑量為17~20mJ/cm2的條件下進行滅菌;即實現了城市污水的處理。
本發明的曝氣生物濾池和缺氧生物濾池的反洗周期為24~48h,曝氣生物濾池和缺氧生物濾池的反洗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一)、曝氣生物濾池和缺氧生物濾池在氣洗強度30~50L·m-2·s-1條件下氣洗10min;(二)、曝氣生物濾池和缺氧生物濾池汽洗后在氣洗強度為30~50L·m-2·s-1和水洗強度為10~20L·m-2·s-1的條件下氣水洗10min;(三)、曝氣生物濾池和缺氧生物濾池汽水洗后在水洗強度為10~20L·m-2·s-1的條件下水洗10min。曝氣生物濾池在反洗20~30分鐘后恢復最佳狀態,缺氧生物濾池在反洗50~80min后恢復最佳狀態。
本發明的城市污水前置反硝化生物濾池的處理方法首先對污水進行預處理,污水經過粗格柵、中格柵、轉鼓式細格柵、旋流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粒徑較大的懸浮物,然后經過水解酸化沉淀池的活性污泥層中的兼性菌的作用,對污水中部分顆粒狀的有機物進行吸收和降解,將復雜有機物轉化成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經過預處理的出水和曝氣生物濾池流出的硝化回流液一起進入缺氧生物濾池,在缺氧的狀態下,反硝化菌在濾料上成長為優勢菌種,利用預處理的水中的有機質作為電子供體,清水池流出回流液中的NO3-N作為電子受體,進行電子的轉移,最終轉化為氣態氮,進入空氣中,達到脫氮的目的,其中缺氧生物濾池和曝氣生物濾池的反洗周期24~48h,經過反沖洗后的生物濾池可繼續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13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