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預處理方法及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071317.3 | 申請日: | 2009-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5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韓洪軍;李雨霏;王煨冬;叢惠琴;王英偉;馬文成;胡宏博;張凌瀚;林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B01D21/02;C02F3/28;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單 軍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預處理 方法 硝化 水解 沉淀 | ||
1.一種污水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預處理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 一、污水依次經過粗格柵、中格柵、轉鼓式細格柵和旋流沉砂池處理后出水; 二、步驟一的出水進入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控制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的 最大水力負荷為4.5~6m3/m2·h,懸浮污泥濃度為15~25g/L,水力停留時間為 2.5~3h,上升流速為9~13m/h,即實現了污水的預處理;步驟二所述的反硝化 厭氧水解沉淀池,它包括出水堰(1)、頂蓋(2)、進水管(3)、泥斗(4)和排泥管(5), 還包括蜂窩斜管組件(6),在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頂蓋(2)的中心下方1.2~1.5 米設置出水堰(1);在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的底部設置泥斗(4),每個泥斗(4) 的中心設置排泥管(5);在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的底部設置進水管(3),并位 于泥斗(4)的上方;由纖維繩(7)和不銹鋼框架(8)將蜂窩斜管組件(6)水平固定在 進水管(3)上方3.5~4.2米處,其中蜂窩斜管組件(6)由n個蜂窩斜管通過蜂窩斜 管的外側面相互接合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粗 格柵的間隙為10cm;中格柵的柵前水深為0.8m,間隙為5cm,過柵流速為 0.57m/s;旋流沉砂池的池容積為118m3,表面負荷為116.38m3/m2·h,水力停 留時間為40s。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污水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 中控制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的最大水力負荷為4.7~5.8m3/m2·h,懸浮污泥濃 度為17~23g/L,水力停留時間為2.6~2.9h。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污水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 中控制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的最大水力負荷為5.6m3/m2·h,懸浮污泥濃度為 15g/L,水力停留時間為2.8h。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污水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控 制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10~12m/h。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污水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控 制反硝化厭氧水解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11m/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131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