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從水室側面固定管座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071007.1 | 申請日: | 200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49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書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亞星散熱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1/00 | 分類號: | B23P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來佳 |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面 固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暖風芯體加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從水室側面固定管座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暖風芯體多為從水室上部設置管座,并通過管座連接上出式水管。由于車型的多樣化發(fā)展,部分新車型需要加裝側出水管的暖風芯體,管座需要設置于暖風芯體水室的側壁,由于設置側出水管的暖風芯體水室被隔板中間分隔,不能使用原有從內側脹緊的方式,需要從側面直接進行脹緊連接。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從水室側面固定管座的方法。
本發(fā)明從水室側面固定管座的方法,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使用管座內脹緊機構固定管座,所述管座內脹緊機構包括固定支架、脹頭和脹套,所述固定支架一端固定脹套,固定支架內設置通孔,所述脹頭設置于通孔和脹套內,所述脹套端口內周設置滾珠;首先將管座放置于暖風芯體水室的管座接口內,然后將脹套放置于管座內,最后推動脹頭,脹頭擠壓滾珠向外壁移動,將管座與暖風芯體水室的管座接口脹緊在一起,撤出脹頭,完成了管座的側面固定。
本發(fā)明方法實現(xiàn)了在有限空間內的多層脹緊,同時實現(xiàn)了暖風芯體水室內分隔板兩側的聯(lián)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管座內脹緊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管座內脹緊機構應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管座內脹緊機構包括固定支架1、脹頭2和脹套3,所述固定支架一端通過螺釘4固定脹套,固定支架內設置通孔,所述脹頭設置于通孔和脹套內,所述脹套端口內周設置滾珠5,脹套的端頭與滾珠相鄰;首先將管座6放置于暖風芯體水室7的管座接口內,然后將脹套3放置于管座內,最后推動脹頭2,脹頭擠壓滾珠5向外壁移動,將管座與暖風芯體水室的管座接口脹緊在一起,撤出脹頭,完成了管座的側接。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亞星散熱器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天津市亞星散熱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0710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